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教授 文尚胜::PEOPLE|角::栏目专访|中国照明网

  • LED照明即将成为普通照明领域的
    主 流 光源

    本期“角”: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教授 文尚胜

    /刘立、林春妮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同时兼任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负责人、科技部863计划专家、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LED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位;他,在学生的眼里是一位亲切、和蔼的好老师;他,同时是LED照明企业的高级技术顾问。他信奉“且行且赏”的生活信念,既潜心于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教书育人,也享受工作和生活过程的乐趣,这就是我们本期的“角”,在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半导体照明”领域,学以致用、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践行者——文尚胜博士。

  • 入行机缘

    文尚胜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博士攻读的专业是LED MOCVD外延技术,这属于LED产业最前端的上游技术,文尚胜博士属于我国第一批从事进口MOCVD设备外延生长研究的学者。维持MOCVD设备正常运转,其成本、费用相当的高,像现在的企业做MOCVD外延片的生产动辄需要十几个亿元投资。对一般高校而言,这可是天文数字。目前,在LED外延生产领域,文尚胜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以技术顾问的形式来指导企业进行LED外延片生产,提升我国LED产业链上游外延企业的技术水平。

    文尚胜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一直致力于服务LED企业和政府。一方面,从事LED实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主要包括:LED外延生产技术,LED封装技术,以及LED散热设计、LED电源设计、LED配光设计等LED实用技术。另外一方面,承担部分地方政府的LED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工作。

    “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大概可以追溯到2008年。具体是由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这三个机构联合制定的,具体做法是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具有产业技术的博士、教授,通过政府申批、颁发 “科技特派员”证书,然后挂靠到相关的合作企业中去,将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技术产业化、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所采取的一项有力的举措。

    我们单位主要是做OLED的,现在已经由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对于我而言,更多的精力摆在LED上,作为我们单位研究LED的带头人而言,有很多老师都跟着我来研究、从事这一块。

    据我所知,广东省现有三所高校有涉及外延楼,其中包括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但是情况不容乐观,以高校的能力来做的话,在同行业里面说服力不强,而且是一项很烧钱的项目,而我现在做的是在企业里当技术顾问,协助他们在技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 行业动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有人称,LED照明行业里暗藏十八班武艺,有炒饭的、有补鞋的、有杀猪的、有做衣服的等等。大家在看好LED前景的同时,却忽略自己在这方面是否真的有前途,于是一窝蜂的涌入到LED照明行业,市场供应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大多的产品是市场上不能所接受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参差不齐,竞争极为激烈,一些中小企业扛不住市场上的压力都纷纷倒闭,因此,行业上也就有了产能过剩的说法。

    在提到以上这个问题中,文教授并不赞同这个说法。他说,现在LED才刚刚兴起,对于任何一个新型的产业而言,都必须经过一个艰难、痛苦而危险的过程,这里有个说法叫“新生事物刚开始的阵痛”,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事。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我国2010年LED产值是要达到1200亿,“十二五”结束后产值是5000亿,五年之内就有1200亿到5000亿,也就是说,在这个五年的时间里LED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他说,对于LED产业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企业经营不善、企业倒闭、跑路”等问题,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国际、国内这些大环境决定。国际的就是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国内的就是楼市调控。而这些国内、外大小环境的影响是与LED产业有直接的关系,它会影响整个产业链以及资金链。

    第二、LED产业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成熟。那么LED本身它有很多的优点,人们对它的预期也很高,期望也很高,但是,由于它刚刚新起,结果它做出来的产品没有人们想象的、预期的那么好,所以,人们对它就有着负面的评价。

    第三、市场还没打开。与其说LED产能过剩不如说LED这个产业市场空间还没打开。另外,由于人们使用的习惯问题,在这个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造成了人们对LED的接受和认可度并不那么理想。

    合以上三个原因, LED产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企业倒闭并不是因为LED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受了整个环境的影响。从产值的角度来看,从人们使用的习惯来看,有人预测,到2014年后,LED的市场需求会大爆发,并且有可能会提前,在未来三五年的时间里,LED将成为主流光源。

  • OLED前景

    OLED前景无限

    OLED,是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还并未走入实际应用的阶段。OLED屏幕具备了许多LED不可比拟的优势。

    文教授在介绍OLED的时候说, OLED跟LED其实是一样,只是区别于材料上而已,LED是采用无机材料的发光极管,而OLED采用有机材料的发光极管, 目前LED已应用在显示屏和照明产品上,同样,OLED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应用在这些产品上。OLED它本身具有很多的优点,它比起普通LED灯具更省电、颜色更鲜艳、色彩更丰富,而且呈现的都是自然光,其次,OLED的制造成本也很低,除此之外,它的柔性相当好,它可以反复折叠。目前OLED在显示这方面已经应用在一些数码、手机等产品上。在这块,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OLED前景无限,未来会是OLED掌控天下。

    政府为什么先用LED照明去替代路灯
    而不是先替代室内照明?

    从2009年,为了扩大内需,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中国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这必将加速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升级。那么,国家在推广LED示范应用时,在这个示范工程中为什么不是先去替换室内照明而是先替换路灯?

    在谈到这个问题上,文教授说,自从2009年到2010年,在“十城万盏”推广工作路灯替换的情况来看,按照国家计划预计是在2010年安装140多万盏,但实际上真正安装的数量还不到三分之一,于是,行业内就出现舆论,都说这个是不理想的计划,那是否就说明这个方案失败了?其实我觉得是成功了。政府使用LED替换路灯是以应用促进LED技术进步,而不是必需要达到推广数量,这就是科技部的“十城万盏”、广东省的“千里十万盏”的最终目的。

  • 善意建议

    企业如何渡过这个“核冬天”?

    中国LED的应用前景可谓是“金光闪闪耀寰宇”,但从目前LED发展的情况来看,并不那么的美好,它每天都在经风历雨觅彩虹,可见,企业的生存何不是苟延残喘?在这个如此煎熬的日子里,企业该如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在此,文教授讲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如果企业想要生存下去,首先第一点就是坚持,坚持过去传统产业的营利点,(也就是过去你做什么的你现在就做什么)这个营利点虽小,但可以解决生存问题;第二,LED现在毕竟还是有一点寒冷,从技术、市场等各方面都尚未成熟,企业可以利用小资金、小批量来去跟踪市场,以及在研究、生厂等方面不要过大量投放,只要保证在游戏规则内便可,若市场上出现动态,有什么信息、新的技术,那么就可以同步更新,一起增长,然而,在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一旦行情好转后,就大批量投入,把精力、资金、人力等传统做法慢慢地向LED过渡。这种做法既能解决生存问题又能保证未来发展的可探性,既有现在又有长远。

采访/撰稿: 刘立 / 林春妮     设计:洪家骏     策划:中国照明网     电话:020-8552 1566-5029     邮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