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伟,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生于1969年;于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系。说起与郑见伟的相识,这还得追溯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照明成果汇报会上,当时他就北京奥运会参与的设计项目进行演讲,记得当时他身着汉服,一头短发,表情严谨,从里到外都散发出十足的艺术气息。那一次,他从专业、高度的层面分析了他的设计项目;那一次,也是第一次接触,让笔者印象尤为深刻。这便是与他的初识。

对于他的设计理念与水准,以及入行背景的“慕名”。笔者早在很久前就想采访这位顶级的设计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终于在今天笔者有幸电话采访到他,由于他的时间安排紧密,这一次的采访还是在他通向下一个工作地点的列车上进行,虽说采访条件“艰巨”但却富有乐趣!

“人生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郑见伟清华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遵照他所学的专业“科学家”方向发展,而是进入外企,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营销是一个很历练人的职业,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毅力、口才以及交际等多方面技能,也许正因为此,把性格偏静、寡言少语的郑见伟培育成今天能说会道的照明设计大师。在说到设计前,我们还得先回到他的营销工作谈起。

2000年,郑见伟正式加入飞利浦照明,担任集团的高级商务经理。在那里,他有机会接触到照明灯具的设计、研发、系统等整个研发生产过程,特别是对照明技术上都有较深入的了解,这让他成为今天的照明设计大师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见伟掌握了工作上的技巧,处理事情起来得心应手,坐在“宝座”上的他丝毫没有感到有一点压力。尽管如此,在别人看来无比羡慕的工作里,他并没有为之而自豪,反而发现自己并不快乐,他一直寻觅不快乐的根源,在他心中似乎有一道想要突破的关口。

用笔点亮未来

郑见伟自幼喜爱绘画,且曾多次获奖,上清华大学学习材料物理是遵循父母的安排而非已爱。如今,在工作上并不快乐的他,也许是因为他不甘于在年轻气盛时做一辈子的“打手”,抑或是这还不是他真正理想中的工作。没错,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营销工作只是他人生的“开篇”,而陪伴他一直以来的兴趣是在于绘画。

一次跟朋友聊天中,谈到了照明设计话题,这让原本处于懈气状态的郑见伟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于是,他与朋友开始尝试照明设计这块工作,由于他在设计上充分展现了蕴藏在内的天赋,加之他的专注和勤奋,因此做起来也是驾轻就熟。后来,随着设计水平的深入化,以及郑见伟对设计的钟爱,于2006年决定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从此,郑见伟正式成为照明设计圈的一份子。

与圈中众多设计大师来看,郑见伟入行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也仅是“个位数”而已,由于他拥有爆发式的设计潜力,加上具有夯实的绘画功底,这让他在照明设计业里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郑见伟,虽出道不久,但在圈内可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家对他认识更多的是2009年他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那次。

2008年,郑见伟成功被选上作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运中心7号院景观项目总设计师之一。在这个项目中,他以独特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设计思维;用独到的审美视觉设计,以及唯美的艺术搭配,把中国的文化在奥运中心7号院夜景里演绎得淋漓尽致。由于此项目受到世人热棒,最终于2009年,郑见伟带着他的设计作品站在世界最高“夜景照明设计IES照明奖”的领奖台上,并且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这是中国历来第一次获得此奖,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在诉说着中国的设计水平已迈向国际化。奥运中心7号院的成功案例在郑见伟的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照明网:对于设计师专业度您是如何看?

郑见伟: 我认为,首先是一个大的认知。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多方面合作的结果,不像个人艺术品,做一个室内项目、建筑项目或更大的一个项目都是很多人合作的结果,那如何在这个合作中把大家的方向都能够集中在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掌控能力。关于专业性,对于一名照明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的,如果设计师单纯去跟别人谈理念而没有建立在专业沟通基础上,就是没有基础的。我认为,照明专业研究得越深入,就能解决越多具体的问题。其次就是功能性问题,包括照明技术(节能、维护)等都要做得很好。这些都做好了你再来谈理念、个性等是否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或者能够让这个时代、老百性的认可。所以,我觉得每个设计师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部分做得很深入很扎实。我之前在飞利浦工作是做照明灯具,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设计师对产品、对系统以及后面的基础研究没有深入了解的话就能难谈得上专业了。

中国照明网:如何处理自己与合作者理念冲突的问题?

郑见伟:理念这种东西不是乱用的,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首先得要做好调研,包括对项目本身的基础条件调研、环境调研、文化背景,以及建筑本身关系等等调研,再结合自己的看法理念就会油然而生了。上面我也提到了,一个项目是多方合作的结果,理念冲突也可能会有,但问题一般不会很大,通常只是沟通的问题。作为一名设计师主要还是站在服务的角度上,如果你觉得这个理念很好,那么可以通过一次沟通、两次沟通或者三次沟通,去把这个理念讲清晰,让人接受。当然,有时业主也好,建筑师也好,或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士意见也好,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很好就得要调整下自己的理念了,不能说你的理念就是第一的。

中国照明网:公共建筑照明设计有什么特点?

郑见伟:我认为,公共建筑首先要讲公共性,也就是你所站的角度是面向一座特定城市的公共人群的,那么公共建筑的文化和社会属性就要更强一点,这部分需要从城市的角度去研究它的文化历史,以及城市环境,包括人文的认知,对美好事物认知了解。如果在这个城市里面去做,不管是一个体育中心、文化中心还是怎么样的一个项目,就是要把这个城市所对应的文化和感受通过你的设计表达出来。其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它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心理上的功能,任何项目它的使用功能都是排在第一位,任何一个公共项目的使用功能很大都是来源于它的物理功能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花很多钱去盖一个鸟巢,它的物理功能是其中一部分,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这座城市的作用,这部分也是功能性的,这个要求理解起来难度也就大一点了。

中国照明网:如何做到设计上“不浪费光”?

郑见伟:(笑)我觉得这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把专业的意见跟相关的人沟通,有的时候讲得太专业声音反而会变弱,我觉得这需要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去沟通这件事。关于这种“亮度”问题,其实大家都是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沟通过的了,但是,就这这一部分而言,在中国照明学会也好,其它相关专家也好,首先大家提的意见都是非常不统一的。我曾经与很多国内的这方面专家都沟通过,但是最后都拿不出准确的意见来,后来经过综合定出这个“亮度”以后,就相当于“亮度”的品质。其实大家都过这样的担心,担心自己所提出的亮度的数据被甲方认为是不足的,我觉得如果你经过充分的研究之后,在跟甲方说这个专业的数据,说我们这个规划的亮度足够的,就要敢于说,敢跟甲方说这个亮度已经足够了,并且给出充分的理由。然而有一些专业设计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设计以后却不敢说,那就说明你心里没底,没有设计好,如果甲方说我这个需要更亮,那你又跟着要更亮,就只能说明你不够专业。

中国照明网:在您接触的国外作品里,您认为国外作品与国内的最大区别在于哪?

郑见伟: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有两个地方,首先是体系。在抛开每一个人的体系后的理念发展得都非常极端,天马行空,这还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整个体系。比如你在做一个项目时,就以环境来讲,设计师是一个环境,业主也是环境,建筑师和其它机电相关的人也是环境,工程公司也是环境,另外,国外的整个灯具产业链很好,配光也非常好,所以就从这点可以解决很多设计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整个环境跟西方有着很大差距。如果我们设计师想要去实现效果,首先你得要懂得去驾驭这样的环境,在这众多的“环境”里可能会存在有恶劣的现象,这对于做好一个项目要求就更高了,你要考虑的东西会更多,必须在这个苛刻的舞台上,下更大的功夫,才能把舞跳得更好。

然后是艺术修养差异。关于美学和艺术素养方面,我个人觉得我们设计师与国外的也有差距。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跟他们差很多,他们在从小的教育环境里就已经开始了对美学休养的训练。那国外这种艺术修养的训练影响的不只是设计师,还影响到甲方、灯具厂商、施工单位等等,可以说西方整个社会艺术修养方面是一个整体的优质环境。但是从综合能力上来讲,我们的设计师并不比他们差,只是我们的环境不比他们好。设计做好需要整个环境的支持,如果整个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那么想实现好的作品,也就会更加的困难了。

中国照明网:就以照明设计这块来说,您认为天赋与后天努力哪个重要?

郑见伟:从职业规划来讲,当然最好是选择自己具备一些天赋方面发展为好,因为这样会更好的使你工作上充满激情,会更有乐趣。以前我在飞利浦单位工作时,从这份工作某种意义上也是蛮成功的,但是就不怎么开心,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潜力来。后来发现设计是一个有趣的事,于是就从这一个角度进入照明设计的,当做着做着的时候发现身体内有一种成功的幻想,到这个时候就很有感觉了,并且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东西出现,而这个新东西是很重要的,因为对自己来说会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感存在。当然,当你真正做起项目时一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碰到困难时你总不能说靠成功的幻想去克服,你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和不断坚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所以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否则你再有天赋也没有意义,所以我觉得,努力和坚持的心态可能比天赋更重要。

中国照明网:近期,有一位设计师向我们咨询:如何快速成为一名知名设计师。您如何看待这问题?您认为照明设计也有“速成班”?

郑见伟:如果是以做一名知名设计师为目标,我觉得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不具备前面我说的那些基础,假如是靠时间去熬出来,那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很多人不一定能够坚持的了,甚至会迷失,而坚持了也未必就能“知名”。心态很重要,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始我只是想尝试一下,尝试后觉得心态各方面都比较正常,那就可以坚持做下去,把每一个项目都当作作品去做,一件一件作品去积累,如果说一进来这个设计领域就想着成名,这有点不太现实,给自己要求太高未必是一件好事。所谓知名,一定是作品的知名,成绩的知名,然后被人们看到你的能力,才有人的知名,那么如果缺少这种积累,就谈不上作品和成绩,更谈不上什么知名了。

如果说有“速成”这一概念存在,那实际上是本身你已拥有技术等各方面的积累,恰好又赶上了合适的机会,所谓的厚积薄发。 “速成班”如果有积累是可以的,如果你具备很强的技术储备,很高的审美素养,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当这些积累放在某个环境发挥出来,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但是这个不具备普遍性。而你要守住这个成功,还是要靠一件件的作品去积累。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www.lightingchina.com)
编辑部:020-85530605-5029 邮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传真:020-85548112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