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清楚地了解LED内部从PN结到环境的热特性,从而确保得到一个安全,可靠的设计和令人满意的性能。在热流路径中可能有裸芯片或胶层等多个导热界面,并且它们的厚度和热阻很难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此外,在LED封装和作为散热器的照明设备外壳之间的导热界面进一步增加了设计的挑战性。必须在样机阶段尽可能早地了解LED的热阻值。
电流,颜色和效能
LED的光输出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工作条件。前向电流增加会使LED产生更多的光。但当前向电流保持不变,光输出会随着LED的温度升高而下降。图1描述了温度,电流和光输出的关系。并且描述了一个LED相关的颜色光谱在峰值波长处的偏移。用于普通照明的单色LED,蓝色光谱的峰值会发生偏移,因此改变了LED所谓的色温。这会对LED照明空间内的感官产生影响。
像很多其它产品一样,照明系统设计时也要权衡成本和性能。功率分配及因此产生的散热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LED的能量转换效率所决定。其定义为发出的光能和输入电功率的比值。能效值与另一个度量参数效能有密切关系,它是一个关于有用性的评价指数,可感知的光除以提供的电功率的比值。效能被用于评估不同光源的优劣。不幸的是LED的效能会随着LED结温的增加而下降。预测LED的输出光通量是照明设计的最终目标。提供有效散热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在LED实际应用中产生更多一致颜色的光通量。
热量从LED封装芯片开始传递,相关的数据由供应商提供。图2 中显示的是常见的导热结构。一个LED灯大约50%的结点至环境的热阻由LED封装所引起。
传统的LED标准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的工业标准正在起草,但LED供应商仍然以不同方式定义它们产品的热阻和其它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参数。例如,当确定LED热阻时忽略了作为条件变量的辐射光功率,那么得到的热阻值将会比实际热阻值要低。如果实际的热阻值更高,则相应的LED结温也会更高,从而造成发出的光通量不够。所以,了解真实的LED热特性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温度比光通量更重要
假设LED的温度与其两端的前向电压降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观察电压降可以精确地推算出温度的变化。为了很好地进行这个测试,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例如Mentor Graphics的MicReD商业自动化测试系统就是满足此类要求的典型设备。
图3描绘了此类测量装置的简图(不成比例)。测量的第一步是确定前向电压在一个非常小的电流下的温度敏感性,这个小电流可以是传感器或测量电流。之后,LED被施加一个大电流,从而使其变热。接着停止施加大电流,并且很小的传感器电流再次出现,同时用一个高采样率完成前向电压的测量,直至LED结温完全趋于稳定。由于LED快速的热响应,所以测量的硬件设备必须能够捕捉LED电流停止施加后几微秒内的温度(电压)改变。如图3所示,被测量的LED处于一个封闭空间内,这个封闭空间是JEDEC标准的自然对流腔,它提供了一个没有气流流通的环境。T3ster也可以提供类似的装置。表格1归纳了测试步骤。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娴兼潙鍨傚ù鐘茬憭閻戣棄纾兼繛鎴炲嚬濞叉悂姊虹紒妯哄闁稿簺鍊濆畷鏇炍旈崨顔惧幐閻庡箍鍎辨鍛婄濠婂牊鍊甸梻鍫熺☉缁狙呯磼缂佹ḿ娲寸€规洖宕灃濞达絿鎳撻梻顖炴⒒娴e憡鎲搁柛鐘查叄閺佸啴顢旈崼婵婃憰闂佸搫娲㈤崹褰掔嵁閵忊€茬箚闁靛牆鍊告禍楣冩⒑闁偛鑻晶顔剧磽瀹ュ拑宸ユい鏇秮楠炴牗鎷呴崫銉О婵$偑鍊曠换鎰涘Δ鈧悾鐑藉Ψ閳哄倵鎷虹紓鍌欑劍閳笺倝顢旈崼婵堫啇濡炪倖鍔戦崐妤呮偝缂佹ḿ绠鹃柟瀛樼懃閻忣亪鏌嶉柨瀣伌闁哄瞼鍠撶槐鎺懳熼搹璇″剬缂傚倷鑳舵慨鎯р枍閿濆洦顫曢柟鐑樻⒒绾惧吋淇婇婵嗗惞妞わ缚鍗抽幃妤€鈻撻崹顔界亞闂佸憡顨嗘繛濠囧Υ娴g硶妲堟俊顖炴敱閺傗偓闂備礁缍婇崑濠囧储妤e啯鍋傞柟杈鹃檮閳锋帒霉閿濆懏鍟為悹鎰剁磿缁辨帡顢氶崨顓犱桓閻庤娲樼换鍌炲煝鎼淬劌绠婚柡澶嬪灣閹撮攱淇婇悙顏勨偓鏍哄澶婄;闁圭偓鎯屽▓浠嬫煟閹邦垰鐨虹€涙繂顪冮妶鍡樺碍闁靛牏枪閻g兘宕¢悙宥囧枛閹虫牠鍩¢崒娑卞晥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婄稏濠㈣泛饪撮悢鍡樹繆椤栨艾鎮戠€规洘鐓¢幃妤呮晲鎼粹€愁潾婵炴垶鎸哥粔褰掑蓟閿濆绫嶉柛灞捐壘娴犳﹢寮堕埡鍌滅疄婵﹨娅i幑鍕Ω閵夛妇褰氶梻浣烘嚀閸ゆ牠骞忛敓锟�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愬搫鍨傞柛顐f礀缁犲綊鏌嶉崫鍕櫣闁稿被鍔岃灃闁挎繂鎳庨弳娆撴煟椤撶噥娈滄鐐寸墬濞煎繘宕滆閸嬔呯磼妤e啰鐣虹紒鐘崇墵瀵鎮㈢悰鈥充壕闁汇垻娅ラ悷鐗堟瘎缂傚倸鍊风粈渚€藝椤栨粎绀婂┑鐘叉搐閽冪喐绻涢幋鐐冩岸寮告惔銏㈢闁糕剝锚婵洦銇勮箛銉﹀ 2010-3-25闂傚倸鍊峰ù鍥х暦閸偅鍙忕€广儱顦粈鍐┿亜椤撶喎鐏i柣銉邯濮婄粯鎷呴崨濠冨創濡炪倖鍨甸崐鍧楀春閳ь剚銇勯幒宥囶槮濠⒀屽灦閺屾盯濡堕崱鈺傜杹闂佸搫鏈惄顖炪€侀弴銏℃櫜闁搞儮鏅濈粣妤呮⒒娴e懙褰掝敄閹达箑绠柨鐕傛嫹
liulx22 2009-1-15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