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首页 > 论 文 > 全部

最新论文

[照明设计与工程校园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谈

作者:

建筑夜间照明是昼光环境向夜光环境的过渡。在建筑和环境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各种光元素对夜间氛围的影响,使得观察者在相对于环境的任何位置,都能获得良好的光色照明和心理感觉,并随着观察者视点的移动产生不断变幻的空间印象。

标签:校园建筑夜景照明6516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LED照明大功率LED散热技术和热界面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郭常青 闫常峰 方朝君 李文博

LED结温的升高将造成发光强度降低、发光主波长偏移、寿命降低等不利影响,开发高效、紧凑、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散热技术是LED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总结了目前大功率LED不同类型散热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现状,包括自然对流、风冷、液冷、热管和热电制冷等,分析了各种散热技术的优缺点。

标签:大功率LED散热热界面材料6506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照明设计与工程自然休闲生态原野的亲身体验香颂湖国际社区照明设计

作者:

会所建筑为几何切割面,体现简洁明快大刀阔斧的建筑特色,表面凹凸不平的石材墙面,在白天会呈现质朴的光影关系,依照自然光一天之中不断变化的特点,与建筑会形成多变的明暗体块关系,这也是建筑设计所希望的建设成果。建筑表面中上部利用投光给予主要照明,光色应该是最接近于自然光的3000K色温,中下部是线形埋地洗墙灯,这是为了配合投光照明完善建筑立面所需的光线,而这两部分照明均作眩光控制。

标签:AD照明照明设计光色色温6505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照明设计与工程相机结合HDR 图像技术在博物馆光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与验证

作者:王嘉亮

HDR 图像技术即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是通过多曝光动态范围进行原始场景真实图像化的一套技术,对于其应用于建筑光环境分析,包括天然光和人工照明都有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博物馆照明图像技术亮度刻度校准6504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智能照明系统 建筑景观照明设计理念

作者:

标签:6504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LED照明高色饱和度LED组合照明的应用探讨

作者:陈亚勇

LED的光色组合照明系统推动了照明理念的变革,LED光源的显色性问题引起国际上广泛争议,CRI不能表示白光LED的显色范围。美国提出的CQS、GAI等评价方法也只是对CRI的修修补补。人眼的视觉认知特性与非视觉感知决定了对照明质与量的要求,应根据LED高色饱和度产生的视觉效果对照明、物体色和固有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探索采用高色饱和度LED组合照明系统,满足人们对科学、安全、健康、舒适性照明的需求。

标签:LED照明理论创新6501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LED照明LED加速寿命和可靠性试验

作者:沈海平

LED的寿命和可靠性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但其试验方法极具挑战。目前已有关于LED寿命试验的标准相继出台,然而不同区域的标准要求又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LED可靠性和寿命相关的关键指标,并以北美体系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体系为主线,介绍了LED加速寿命的试验方法。同时还介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LED加速老化和寿命测试系统能够满足现有各种标准要求,实现方便、快速、精准的智能化试验。

标签:LED照明LED产业LED6497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照明设计与工程利用多个LED控制器实现自动渐进调光

作者:

利用两个或更多的独立LED,当今的驱动器能够控制可用于便携系统中的新潮装饰光。不仅ILED峰值电流完全可编程,每个LED都能在0~100%亮度范围之间调光至任何值。此外,工作在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的嵌入式渐进调光功能提供了一种终端客户所需要的特别照明序列。

标签:LED控制器调光LED驱动器6496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照明设计与工程高效率 长寿命 低成本 非绝缘方式LED照明恒流控制方案

作者:余汪平

随着LED照明的市场扩大,对LED恒流控制部分要求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满足功率LED本身的高节能、长寿命的特点,本文正是根据这一市场要求设计出对应解决放案,以满足广大LED照明厂家的需求,以便大幅度减少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标签:LED照明高效率长寿命小型化6495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照明设计与工程案例解读:BBH上海新办公空间照明设计

作者: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工作在一个所有细节都装修的非常精致的空间中,所有的过程被掩盖掉,但是我们一旦走出办公室或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城市,街道上被拆掉一半的老房子暴露着原本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新建筑正在崛起,不可否认, 这就是我们城市空间现状---始终在建,BBH上海新办公空间突破以往惯例,用原始材料以及裸露的结构将城市的“在建”状态引入到室内设计,还原一种真实的城市空间。

标签:照明设计空间室内设计LED6494人次阅读【在线浏览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