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LED简介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OEL(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有机电激发光),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的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技术。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然后分别迁移到发光层,相遇后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后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OLED的起源
OLED的历史比无机材料电致发光(LED)要晚。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Bernanose等人在蒽单芯片的两侧加上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由于单晶厚10mm~20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1963年M.Pope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详细]

OLED的结构、原理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後,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详细]

OLED关键工艺
一、氧化铟锡(ITO)基板前处理
(1) ITO表面平整度:ITO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商业化的显示器面板制造,其具有高透射率、低电阻率及高功函数等优点。一般而言,利用射频溅镀法(RF sputtering)所制造的ITO,易受工艺控制因素不良而导致表面不平整,进而产生表面的尖端物质或突起物。另外高温锻烧及再结晶的过程亦会产生表面约10 ~ 30nm的突起层。这些不平整层的细粒之间所形成的路径会提供空穴直接射向阴极的机会,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路径会使漏电流增加。一般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表面层的影响?U一是增加空穴注入层及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以降低漏电流,此方法多用于PLED及空穴层较厚的OLED(~200nm)。二是将ITO玻璃再处理,使表面光滑。三是使用其它镀膜方法使表面平整度更好。
(2) ITO功函数的增加:当空穴由ITO注入HIL时,过大的位能差会产生萧基能障,使得空穴不易注入,因此如何降低ITO / HIL接口的位能差则成为ITO前处理的重点。一般我们使用O2-Plasma方式增加ITO中氧原子的饱和度,以达到增加功函数
之目的。ITO经O2-Plasma处理后功函数可由原先之4.8eV提升至5.2eV,与HIL的功函数已非常接近。
加入辅助电极,由于OLED为电流驱动组件,当外部线路过长或过细时,于外部电路将会造成严重之电压梯度,使真正落于OLED组件之电压下降,导致面板发光强度减少。由于ITO电阻过大(10 ohm / square),易造成不必要之外部功率消耗,增加一辅助电极以降低电压梯度成了增加发光效率、减少驱动电压的快捷方式。铬(Cr:Chromium)金属是最常被用作辅助电极的材料,它具有对环境因子稳定性佳及对蚀刻液有较大的选择性等优点。然而它的电阻值在膜层为100nm时为2 ohm / square,在某些应用时仍属过大,因此在相同厚度时拥有较低电阻值的铝(Al:Aluminum)金属(0.2 ohm / square)则成为辅助电极另一较佳选择。但是,铝金属的高活性也使其有信赖性方面之问题因此,多叠层之辅助金属则被提出,如:Cr / Al / Cr或Mo / Al / Mo,然而此类工艺增加复杂度及成本,故辅助电极材料的选择成为OLED工艺中的重点之一。[详细]
OLED的应用
一、OLED在头戴显示器领域的应用
以视频眼镜和随身影院为重要载体的头戴式显示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在数字士兵、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游戏、3G与视频眼镜融合、超便携多媒体设备与视频眼镜融合方面有卓越的优势。
与LCD和LCOS相比,OLED在头戴显示器的应用有非常大的优势:清晰鲜亮的全彩显示、超低的功耗等,是头戴式显示器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率先把OLED应用在视频眼镜上的是美国的eMagin. 无论是对于民用消费领域还是工业应用乃至军事用途都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近眼应用解决途径。随之,采用欧洲的超微OLED显示屏的视频眼镜被推上市场。在国内,iTheater(爱视代)凭雄厚的研发实力率先推出世界首款高分子超微OLED显示屏的视频眼镜;凭借其全知识产权的背景顺利打入国内军事领域,为中国数字士兵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OLED在MP3领域的应用
MP3作为一款数字随身听已经在市场上日益成为时尚娱乐的主角,对于它的功能、容量、价格等等都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也是各厂家目光的焦点所在,可是对于作为MP3的眼睛的屏幕却很少有人涉及。[详细]

OLED的彩色化技术
一、RGB象素独立发光
利用发光材料独立发光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彩色模式。它是利用精密的金属荫罩与CCD象素对位技术,首先制备红、绿、蓝三基色发光中心,然后调节三种颜色组合的混色比,产生真彩色,使三色OLED元件独立发光构成一个象素。该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发光材料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同时金属荫罩刻蚀技术也至关重要。
目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AlQ3是很好的绿光发光小分一于材料,它的绿光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都很好。但OLED最好的红光发光小分子材料的发光效率只有31mW,寿命1万小时,蓝色发光小分子材料的发展也是很慢和很困难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于红色和蓝色材料的纯度、效率与寿命。但人们通过给主体发光材料掺杂,已得到了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的蓝光和红光。
高分子发光材料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调节其发光波长,现已得到了从蓝到绿到红的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的各种颜色,但其寿命只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十分之一,所以对高分子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寿命都有待提高。不断地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应该是材料开发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课题。[详细]

OLED的驱动方式
一、无源驱动(PM OLED)
其分为静态驱动电路和动态驱动电路。
(1)静态驱动方式:在静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上,一般各有机电致发光像素的阴极是连在一起引出的,各像素的阳极是分立引出的,这就是共阴的连接方式。若要一个像素发光只要让恒流源的电压与阴极的电压之差大于像素发光值的前提下,像素将在恒流源的驱动下发光,若要一个像素不发光就将它的阳极接在一个负电压上,就可将它反向截止。但是在图像变化比较多时可能出现交叉效应,为了避免我们必须采用交流的形式。静态驱动电路一般用于段式显示屏的驱动上。
(2)动态驱动方式:在动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上人们把像素的两个电极做成了矩阵型结构,即水平一组显示像素的同一性质的电极是共用的,纵向一组显示像素的相同性质的另一电极是共用的。如果像素可分为N行和M列,就可有N个行电
极和M个列电极。行和列分别对应发光像素的两个电极。即阴极和阳极。在实际电路驱动的过程中,要逐行点亮或者要逐列点亮像素,通常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行扫描,列电极为数据电极。实现方式是:循环地给每行电极施加脉冲,同时所有列电极给出该行像素的驱动电流脉冲,从而实现一行所有像素的显示。该行不再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就加上反向电压使其不显示,以避免“交叉效应”,这种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扫描所有行所需时间叫做帧周期。
在一帧中每一行的选择时间是均等的。假设一帧的扫描行数为N,扫描一帧的时间为1,那么一行所占有的选择时间为一帧时间的1/N该值被称为占空比系数。在同等电流下,扫描行数增多将使占空比下降,从而引起有机电致发光像素上的电流注入在一帧中的有效下降,降低了显示质量。因此随着显示像素的增多,为了保证显示质量,就要适度地提高驱动电流以提高占空比系数。[详细]
白光OLED照明
实现用于照明的白光OLED,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波长转换法,是用发蓝光的OLEDs激发黄色、橙色、红色荧光或磷光粉来实现白光。二是,颜色混合法,是用蓝光和橙光两种补偿光或红、绿、蓝三种基色光通过掺杂或多层的方式实现白光的方法。[详细]
OLED的照明应用
利用OLED照明的大面积优势,可以在天花板及墙壁上安装大面积的OLED光源,让整面天花板及墙面发出的是整面柔和的亮光,而不是像灯泡、荧光灯是局部照明,使得光源让人感觉更温和、舒服。[详细]
OLED与LED照明对比
从照明需求方面看,LED属于点发光,照明光线集中,应用于户外环境时更为醒目,适合局部区域照明、广告标牌、交通警示号志等应用。OLED属于面发光,光线较为柔和均匀,在室内效果更好。两者各有所长。[详细]
OLED照明市场迅速扩大
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意识提升以及OLED电灯价格的下滑,OLED电灯已经成为一个照明新宠。如果将白炽灯替换成OLED电灯,可以实现CO2减排90%.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的茅阳一所长说:这是最简单且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详细]
半导体产业潮流下的OLED照明
OLED作为一种半导体产品,就像同样作为半导体产品的DRAM、液晶一样,可能面临快速下滑的价格与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东芝照明技术OLED商品企划部的五十岚贤治主任说:2010年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还会有20%的降价空间。[详细]
未来将出现OLED照明市场主导权之争
在耗电成本上,OLED照明的优势显而易见。2012年左右进一步提升OLED照明的性能之后,产品售价将进一步降低。因此,从安装到使用的综合成本来看,OLED照明更加便宜。另外,2015年左右,恐怕OLED照明的售价也将比荧光灯便宜。[详细]
OLED显示器技术及功能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显示器越来越普遍,在手机、媒体播放器及小型入门级电视等产品中最为显著。不同于标准的液晶显示器,OLED 像素是由电流源所驱动。若要了解 OLED 电源供应如何及为何会影响显示器画质,必须先了解 OLED 显示器技术及电源供应需求。[详细]
OLED显示屏将是未来车载显示系统的新宠

汽车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信息密度在日益上升,这使得汽车内部显示器不再仅仅是基本的集中仪表显示,而是要满足越来越详细和多样化的车内信息显示需求。车载显示器市场按应用分为车载导航装置、车载电视,以及车载信息系统;按装配时间分为原装和后装两个市场。[详细]
OLED产业链构成
全球OLED主要设备生产厂商有Tokki、ULVAC、Aixtron、Litrex、OTB、MicroFab、DooSan、Seiko Epson、Sunic等,表1所示为量产级和研发/试生产级OLED蒸镀设备供应商情况。[详细]
OLED面板市场规模
依据OLED发光材料的不同,全球OLED面板制造商可以分为两个阵营:小分子OLED,以柯达为代表,还有索尼、三洋、TDK、eMagin、先锋、三星、LG、铼宝、悠景、宏景、NEC 等公司;高分子OLED则包括爱普生、东芝等公司。[详细]
全球OLED专利分析检索系统
OLED专利态势分析是使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INNOGRAPHY的Dialog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可以查询和获取70多个国家的同族专利、法律状态及专利原文。[详细]
全球OLED专利技术的现状
截止2011年12月31日,通过INNOGRAPHY专利分析软件,专利检索范围: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PCT、EPO在内的超过七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共检索到全球的OLED相关专利申请95466件。[详细]
全球OLED照明领域专利申请年度趋势
OLED照明领域专利的逐年分布情况,国际OLED照明领域专利发展平稳,总体成上升趋势。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OLED技术刚刚起步,尚未能应用到照明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很少。[详细]
全球OLED照明领域专利主要专利权人
经过分析,伊斯曼柯达公司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皇家飞利浦公司及山形县产业技术振兴机构紧随其后。Lg公司,Nec照明、皇家飞利浦、伊斯曼柯达及山形县产业技术振兴机构OLED照明领域方面的专利技术较强。[详细]
全球OLED产业现状
未来市场对涉及OLED的所有材料的需求将呈现飞跃式增长,OLED技术未来将在显示器和照明两大应用市场快速发展,且前景光明。未来随着OLED从手机、智能型手机、平板机、电视机、照明领域发展,预计2017年OLED产业产值将可达800亿美元,其中OLED照明市场到2016年将达到48亿美元。[详细]
中国OLED产业的现状
由于我国OLED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脱节,研发机构虽有很多,但是OLED材料的生产厂商却极少,更缺少OLED材料的下游厂商,材料评估和产业化有明显障碍。与国外相比,我国OLED材料方面拥有的知识产权还是较少,需要加快研发进程,由于设备条件相对落后,资金投入相对缺乏,目前还同国外发展有很大差距。[详细]
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市场将达14亿美元
据市场研究,2013年全球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机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3000台增长到28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12.3%。从全球销售收入看,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的销售收入将从2007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6.8%。[详细]
商品化过程
清达光电HGS256641车载音响显示器1999年Tohoku Pioneer成功开发出5.2吋、解析度为320x240像素、256色的全彩PM-OLED面板;2000年Motorola移动电话「Timeport」采用Tohoku Pioneer之1.8吋多彩(Area color)PM-OLED面板。[详细]
P-OLED微显示器即将投入商用
研发暨生产金氏记录最小P-OLED屏幕的公司,将于今年中由日本数位相机厂NHJ推出首宗消费电子产品,结合录音拨放MP3和高解析度数位相机,MED的ME3203为低耗电1/4 VGA解析度P-OLED微显示器,将用在新产品的电子观景窗和目镜上。[详细]
OLED:新技术 新力量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 王东升
1947年晶体管问世,六十五年来,电子器件领域发展的历史基本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电子技术的历史,现在,以LED和OLED为光源的半导体照明器件正在逐步替代白炽灯和传统节能灯等电真空光源。同样,在显示领域,以TFT-LCD为代表的半导体显示器件替代了以CRT为代表的真空电子显示器件成为主流。如果把不使用真空电子技术的终极形态定义为'半导体显示'的话,那么从CRT到TFT-LCD是技术的中断和开始,从TFT-LCD到OLED是技术的延伸和发展。
OLED的发展由价格主导
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 萧弘清
OLED早在2002年我就说过会是未来LED照明的主要对手之一。因为它是面光源 ,发光均匀, 所以特别适合作为显示器用 。旦作为投光照明的大灯主灯来用 ,仍然有配光的问题 。用在室内主灯, 面积要够大就会很漂亮 。旦以目前价格来看 ,代价更高过LED ,因此要作为室内主灯来应用 ,短时间5年内仍有很大的困难 ,价格是主因。
LED与OLED:一盏灯和一件衣服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文尚胜
LED的寿命可达到10万小时以上,一个人一辈子可以用一盏灯。OLED有特殊的柔性,未来的衣服就是显示屏,想要什么样的颜色就显示什么样的颜色,一个人一辈就可以穿一件衣服。
总体上来说, OLED与LED同属固态照明,具有发热量低、耗电量小、反应速度快、体积小、耐震耐冲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产品等优势特性,但在技术成熟度以及商品化方面,与LED仍有一定的差距。
台湾成功研制高防水OLED 泡在浴缸也不怕

3C产品最怕遇水,台湾工研院成功开发“高防水可挠式AMOLED屏幕”,解决水气与氧气入侵问题,未来将导入智能型手机、行动装置等消费产品量产,有助推动台湾产业链新发展,并凸显台湾研发实力。
“怎么看产品成不成功?能丢到鱼缸里3天3夜还不坏,才算成功!”工研院显示中心主任程章林笑说,当初他为团队设定这样的目标,大家都“挫着等”,但经过1年不断试验、失败、再试验,过程中也自我怀疑“到底可不可能?”凭借毅力终于研发成功。[详细]
美研究员开发出新型“自旋极化”OLED技术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研发的新型OLED采用一种名为有机自旋阀的装置。这一装置具有3层结构,中间的有机层相当于半导体,两侧是铁磁金属电子层。有机层采用名为“氘-DOO-PPV”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可发出橙色的光,其成本较低,可提高发光效率。整个装置极轻薄,可安装在灯管内部。[详细]
索尼发布全球首款OLED医用彩色显示器

索尼近日在美国新泽西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使用OLED面板的医用彩色显示器,型号为PVM-2551MD。索尼表示,PVM-2551MD已成为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通过美国FDA验证,被批准可用于外科手术的OLED彩显产品。索尼医疗系统部门总经理 George Santanello表示,OLED彩显的应用可为外科医生带来更清晰的视野和更真实的色彩还原;内置10bit信号处理引擎和超轻薄的体积/重量外加低功耗将使这款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医院必备。[详细]
揭秘:日本巨型OLED地球仪能实时显示地球变化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前往日本东京,别忘了去参观一下“未来科学馆”(Miraikan),这里展示着一些最尖端的技术成就。就在去年年中,这里揭幕了全世界首个大型OLED显示屏,直径超过19英尺(约合5.8米)。尽管名叫“Geo-Cosmos”,但这并非一般的地球仪,它几乎能实时显示我们这颗星球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将数据发送给Geo-Cosmos,后者将其呈现给观众。[详细]
透明卷曲AMOLED屏幕创意手机设计

透明手机见过不少了,这样的概念设计随着屏幕以及能量提供问题的日益改善相信都会得以实现。日前,设计师Cho Sinhyung带来了一款全新的透明概念手机,定名为第二人生手机 (Second Life Mobile Phone),现在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这款透明手机采用的是三星的AMOLED屏幕,二代的屏幕已经支持弯曲变形,未来科技越发强大,透明卷曲的未来手机或许很快会走入我们的生活。而现在这款透明手机就很好的将手机屏幕与电量相结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