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

1、将采光技术引入我国:编写《天然采光》一书,将苏联天然采光的技术引入我国。该书于1955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采光及日照计算:五六十年代向苏联学习,设计院的设计都要进行采光计算,计算方法是“达尼留克图表法”该方法只适用于矩形窗、普通天窗;另外使用单位觉得计算太繁。
  (1)结合国庆工程的需要提出了《特殊采光口的采光计算》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曲面上任何形状的采光口的采光计算,1961年被编入“建筑物理”统编教材,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2)提出《等采光系数曲线法》该方法能快速的算出室内采光系数的分布,也能根据室内采光系数的需求量算出窗的尺寸,该方法被编入“单层厂房兼筑设计” 一书,该书于己于1978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81年研制《太阳辐射强度及建筑日照计算盘》适用于全球任一地点任一时间应用。

3、改善采光质量:研制《控光压花玻璃》此种压花玻璃是利用折射的原理能改变采光口的光分布,同时可对直射光根据需求进行控制。该产品1980年在株洲玻璃厂生产,其性能是:需要的能提高远窗处的采光量,曾用在南向的锯齿形厂房内,不但能将不需要的直射光变为需要的散射光,使车间里光线柔和、稳定、明亮,同时改善热环境大大节能。

4、参于照明标准的制定:
  (1)《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主要起草人之一,负责旅馆宾馆部分,1992年获建设部科技二等奖;
  (2)《天津市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DB 29-71-2004 J 10402-2004)主要起草人。

5、创立灯光可视化设计应用系统
  该系统它根据灯具的型号、数量、位置、投射方向,能准确预示照射对象的照明效果,集可视化与参量化于一体,90年代以来曾用此系统在几十个夜景照明设计方案中得到实践,该应用系统于199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6、建立光环境测试系统
  1959年在搞国庆工程期间,曾研制过《采光系数分析测试仪》主要解决在现场定量测试影响某点采光系数的各个因数,它是根据‘立体角投影定理’,用成像及数格和亮度对比的方法来实现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周围环境的光信息是靠一画有小格双曲面反射镜成像来完成。 1985年开始,利用鱼眼镜头摄像的方法将半球的光信息同时采集下来,并用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把屏幕上的每像素点作为一个测点,找出各点的灰度值、RGB值与目标点亮度及色度的关系,建立了光环境方面各种参数的测试方法。 数码相机问世以后,用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使测试数据趋于稳定、准确,具有了实用价值,该测试系统于2004年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01143482.1 现已成产品《SM光环境测试系统》由北7世纪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销。其主要功能是:
  (1)指定范围中的亮度分布、平均亮度、最小值、最大值;
  (2)环境中任意点的色座标;
  (3)眩光源的立体角、眩光源与视线的夹角及位置系数P、测眩光UGP值:
  (4)环境中某一点的平面照度、柱面照度、标量照度(球面照度)、矢量照度立体感;
  (5)环境中某一光源(含反射光)对测点的照度;
  (6)建筑中采光系数的实测、在不同天下测出CIE标准天空下的采光系数;
  (7)采光系数中各影响因素的测试如遮挡物的遮挡效果(包括挡光及反射)
  (8)LED的配光曲线及光通量的测试;
  (9)建筑物日照时间的实测等;
  (10)各不同表面上,不同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及太阳辐射量的现场测试;
  (11)在特定环境下,某时间段内,要获得最佳太阳辐射量,接受面的方位及倾角。
  这些功能分别在不同的模块中,客户可根据需要选购。也有特殊需要的可协助开发,如‘隧道洞口照明测试系统’。

7、开发节能、环保的《北洋明珠发光二极照明系列产品》
  从2002年开始研发开发的宗旨是 “追求高光效,不求大功率;追求被照物的明亮,避免光源本身的耀眼夺目;发扬LED本身小巧的优点,创造自己特有的灯形”结合照明设计的需要,现已开发。
  (1)条形射灯 专利号 ZL 2005 2 0025989.8 这种条灯截面<2m2,由于体积小便于隐藏。灯上附有挡光板, 该条灯的配光呈一薄片状,在安装时略向墙面倾斜;
  (2)微型射灯 专利号 ZL 2006 2 0025507.3 直径 3cm 长度4cm 可前后同时发光;
  (3)闪光地面砖 专利号 ZL 2005 2 0025988.3 左侧为外观,点亮时可六态闪烁,600mm×600mm平均功耗1.5w;
  (4)发光面砖 专利号 ZL 03257672 可双面同时发光、可锯可钉也可做成变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