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网首页 - 中国照明学会 - 资讯 - 论文 - 案例 - 产品 - 供应商 - 工程公司 - 展会 - 招聘 - 博客 - 论坛 - 研讨会 - 综合导读 - 设计师报考 | 会员注册 - 登录
中照手机网>讯天下>正文  2009-3-20

光之殇

来源:第一财政日报

  编者按: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主题之一为唤醒人们的“黑夜意识”。

  如今,尽管人们正面临着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夹击,电价亦是居高不下,每日依然会有数千种新的照明系统汇入灯光的洪流,我们的夜空变得一天比一天明亮。不得已,天文台或者大型天文望远镜工作站从市区搬向郊区,再从郊区搬向更偏僻的荒郊野外。显然,遭受光之殇的不仅仅是天文研究站,越来越光亮的人工白昼对人以及动物的生存也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是的,黑夜正在变成一种景观,变成一种商品。

  [ 黑夜失守,灯光之殇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据悉,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天上的星星,在人口集中的大都市,这个比例则为三分之二 ]

  “我的天文望远镜,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江晓原说。过去,他常常用它来观察与研究星相,但现在,城市夜晚的背景天空亮如白昼,哪里去找星星呢?

  江晓原住在静安区,上海城区的中心地带。作为一名资深的天文史研究专家,十多年前,台湾一位企业家兼天文迷,送了他一架带“转移钟”的专业级天文望远镜,从那时起,只要夜空晴朗,他就在自家的露台上,架起它,将镜头对准头顶浩瀚的星空,然后尽情走进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世界。

  为了拍摄一颗星星的照片,有时需要曝光长达两个小时,一般的天文望远镜根本无法这么长时间地对准天体聚焦,而它这个带“转移钟”的专业家伙正好派上用场,它能随着地球自转而自动跟踪天体聚焦,并长时间曝光。

  “可是现在,不要说对星星进行拍照了,甚至连星星都看不到了。”江晓原说。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夜空几乎无一例外地淹没在了越来越亮的人工灯光之中,他的这架天文望远镜一年也很难用上一次,一直弃之于书房。

  如今,人工灯光和二十四小时白昼正在变成城市生活的常态。天文望远镜,一个必须依赖纯净的夜空作为使用环境的工具,它的遭遇与困境已无比清晰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已被光污染了的现实世界。

1 2 3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