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变革的胜利
在照明行业,雷士虽然起步很晚,1999年才开始涉足照明行业,但却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成为照明行业当仁不让之领袖品牌。这一方面受益于中国照明市场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雷士受惠于同行业成长经验、主动出击、“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战略制胜的结果。在中国照明行业爆炸性增长的近几年里,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雷士紧紧地抓住了行业竞争结构变迁带来的三次战略性机遇,适时进行战略转型及策略变革,具体如图2所示:
雷士变革早已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因为每次雷士的变革都是在雷士发展得好的时候开始转变,而且都是大家认为不该变的时候而变的,但是每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1998年底成立,1999年在沈阳开设国内第一家专卖店,之后每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照明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最高峰时,雷士照明在全国的专卖店超过了1000家,几乎覆盖国内所有的地级市和发达区域的县级市,并且开始重点开拓县、乡镇一级市场,继续保持照明行业的超速度发展。
进入2005年,由于众多的专卖店各自为战,再加上专卖店达到了一定数量后,单纯依靠雷士的管理体系很难实现对专卖店的深度掌控。于是,雷士不得不对专卖店体系进行变革,即由以前的小区域独家经销制和专卖店体系向运营中心负责制转化,成立省级的运营中心。运营中心由公司与经销商共同设立,双方共同经营,将网络铺设到县镇一级,网点数量计划达到18000个。“这是照明行业发展的需要。”雷士照明董事长、创始人之一的吴长江从整个照明行业的背景来分析自身的发展定位。
除此之外,雷士还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产业链竞争阶段做好准备:
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方面,雷士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收购光源和电器,打造雷士灯具、光源、电器三位一体核心产业链,另一方面收购国内照明行业知名品牌世代及与全球照明巨头TCP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代理其在中国的业务,打造完整的市场竞争链条。
另外,雷士首先引进海外风险投资,以自主品牌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并积极筹备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这给企业内部员工及外部合作伙伴以强有力的前景预期及激励,形成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市场竞争优势的建立。
点评
相比欧普的自然战略,雷士则完全是设计战略的成功。
之所以两者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诞生的时代背景根本不同。欧普是从沼泽地混战出来的英雄,而雷士诞生较迟,市场竞争的方向和格局已经初具雏形,自然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行业发展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路径。
另一方面,雷士初期就采取股份制方式,企业资本较为充沛,所以可以高举高打,这与欧普一步步需要自力更生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完全不一样。所以,两个企业的战略差异,主要原因是因为各自状况和所处行业阶段的不同所导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普成为了雷士的标杆和样本,促使雷士可以避实就虚,后来者居上。
产品角力渠道
欧普和雷士殊途同归,都取得骄人的业绩。欧普专注于产品竞争,2006年实现11亿元的销售,而雷士则定位于渠道取胜,2006突破10亿元的业绩。从表面看,雷士似乎要迅猛很多,但是,由于它主要从事工程项目,产品单价高,合同金额大,而欧普主要集中在家居照明领域,单次采购金额较低,自然让雷士在销售数字的比较上占了便宜。
但毕竟两个企业吃的是同一口井的水,竞争无可避免。2006年,欧普开始全力进入商业照明细分领域,剑指雷士的发家地;而雷士也开始通过收购和贴牌,生产和销售家居照明产品。两个企业在渠道上也是彼此渗透!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关注我们!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