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网首页 - 中国照明学会 - 资讯 - 论文 - 案例 - 产品 - 供应商 - 工程公司 - 展会 - 招聘 - 博客 - 论坛 - 研讨会 - 综合导读 - 设计师报考 | 会员注册 - 登录
中照手机网>讯天下>正文  2010-1-25

LED芯片用户谈使用心得

来源:中国照明网-原创报道

核心提示:   随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启动,LED上游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芯片产业发展最为引人注目。LED产业链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的应用等四个环节。其中外延片的技术含量最高,芯片次之。但是,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技术含量不很高的封装领域,而上中游领域只在近几年开始逐渐发展,国内的LED芯片供应能力目前远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须大量进口。面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LED芯片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启动,LED上游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芯片产业发展最为引人注目。LED产业链包括LED外延片的生产、LED芯片的生产、LED芯片的封装以及LED产品的应用等四个环节。其中外延片的技术含量最高,芯片次之。但是,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技术含量不很高的封装领域,而上中游领域只在近几年开始逐渐发展,国内的LED芯片供应能力目前远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须大量进口。面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LED芯片技术发展趋势?如何才能顺利跨进高亮度时代呢?怎样保持我国LED芯片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对LED芯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访谈业内专家人士,探索行业的发展趋势,畅谈一下他们对LED芯片使用心得。


  
  晶日照明  胡工:(LED厂商应考虑LED产品的通用性)
  我认为选择LED的时候,注重光通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LED芯片的Vf值,另外LED的热阻是决定它寿命至关重要的参数,当然LED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和一致性才是衡量LED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LED厂商应该更彻底地解析LED芯片的内在技术,才会让使用者详细地了解产品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产品。目前市场上的LED封装形式层出不穷,用户在替换LED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新的设计成本,厂商在未来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某些环节的通用性。同样的芯片不同的封装技术,会造成天壤之别的结果,推陈出新的封装技术不断地提高着LED性能和效率,没经过长时间论证的新技术,是如何保证它的稳定性?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用户接受的呢?这些还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广州南科 企划/业务经理 韦浩明:(性价比才是我们的选择)
  我认为台湾地区产的芯片虽然知名度不够高,但是就性价比来言还是值得我们选择的。厂家的LED芯片不一定做得越大越好,关键是1、性价比要好;2、各项指标满足要求;3、性能稳定。这些才是我们用户选择使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希望国产芯片尽快有大的突破,使我们不再受制于人,降低制造成本和推广成本,促进半导体照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热速得公司 销售经理 李培:(希望厂家能快速推出高光效且价廉的芯片)
  
我们热速得公司采用了日亚和科锐的芯片,选择他们的原因主要是看重产品的光效高,但是价格居高不下也是一直让我们尴尬的事情,希望厂家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的推向市场高光效且价廉的芯片,并能迅速的配合厂家提供应用到产品的解决方案。

  
  广州正本半导体照明产品有限公司 部门主管 唐颖杰: (选择芯片会特别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我们一般都采用台湾晶元、韩国半导体、美国cree芯片,型号一般有5050、3014、3528等。我们选择的时候就性价比这个角度来考虑,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cree芯片,质量好、功率大,不过价格相对高,一些有预算的客户因为价格问题而被迫放弃使用该芯片。但是,我们选择芯片的时候特别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口碑,虽然价格也是重要原因,不过采购渠道的不同可以令到这些有一定的下调空间,所以,质量问题还是优先要考虑的。希望LED厂商能提高技术,让采购成本下降。

  
  广东德洛斯照明电器 副总工程师 杨和良:(LED的光效不断提高 更好推动LED照明的发展)
  我们一直采用的是科锐的芯片,因为它的稳定性比较好,但是价格比较高,还有在一次试验中反映出它的密封性不够好,也就是封装那一块也许还要再提高。希望LED芯片原厂及销售商能给我们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希望能不断提高LED的光效,更快地推动LED照明的发展。

  
  昱宇光电(东莞)有限公司 工程师 孙江志:(LED的发光效率、高显色指数是选择的重点因素)
  
CREE、Nichia、东贝的芯片具有品牌优式,质量有保证,但是单价偏高了。我们选用芯片时不但重点看好LED的发光效率、高显色指数,而且会特别注意,Tj/Ta 与发光效率的关系及LED的热阻问题。希望LED芯片厂商以后能从提升光效、显色指数、降低成本三个方面考虑,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让我们使用。

 

编辑:中国照明网 冯耀元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