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网首页 - 中国照明学会 - 资讯 - 论文 - 案例 - 产品 - 供应商 - 工程公司 - 展会 - 招聘 - 博客 - 论坛 - 研讨会 - 综合导读 - 设计师报考 | 会员注册 - 登录
中照手机网>讯天下>正文  2012-8-1

雷士风云录:吴长江为何难复制国美式“夺权”

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2010年5月,雷士照明在香港上市,赛富的股份由30.73%摊薄至23.41%,高盛持有的股份则由9.39%摊薄至7.15%,但赛富亚洲老大、吴长江次之的格局不变。

  6个月禁售期后,赛富依然按兵不动,而雷士照明股价已经上涨了将近一倍。有分析家认为,赛富不在那时退出,是对公司前景看好,认为股价仍有上涨潜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赛富有“更暴利的安排”。

  有人猜测所谓“更暴利的安排”就是引进施耐德电气。2011年7月,施耐德以12.75亿港元收购雷士9.1%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到2011年底,赛富、吴长江、施耐德电气和高盛分别持有雷士照明18.3%、15.9%、9.1%和5.6%的股份。

  吴长江直至今日仍表示“施耐德进来是双赢局面”,但阴谋论者从结果逆推,认为吴长江出局是赛富和施耐德联手策划的“宫廷政变”,赛富去年力主引进施耐德,就是蓄意“引狼入室”。阎焱拒绝了本刊的采访要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家指出,即使排除阴谋论,赛富引进施耐德,也是一个稳赚不赔、可进可退的妙招。如果施耐德的到来改进了雷士管理,提升了品牌,如吴长江所言实现了双赢,最终体现在股价上,赛富当然乐见其成;同时,施耐德也是一记后招,假设吴长江团队经营不善,或如坊间所传在接受调查,无法承担继续带领雷士照明前进的重任,或者就像赛富在盛大网络时,投资者和创始人产生不可调和的分歧——总之,一旦赛富动了求变之心,施耐德的作用便会骤然放大。

  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袁润兵也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对赛富而言,“引入一个对公司业务非常肯定又有资金能力的企业,做好了我在二级市场退,做不好我也有利用价值,把我的股份卖给施耐德,这肯定对我是比较好的。”

  赛富的算盘滴水不漏,对创始人来说局面就不太妙。雷士照明上市之后,吴长江一直在增持雷士股票,6月11日和12日,吴长江连续两日斥资1227万港元增持股份,持股量增至19.19%,重新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但这并不足以撼动投资者在董事会中的强势地位。

  还能再回来吗?

  或许,从当年平息“哗变”起,吴长江的信心就一直来自于董事会之外。

  如前所述,渠道体系是雷士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一位雷士前员工看来,吴长江对运营中心的政策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既垫钱支持其发展,同时强迫其始终保留大量库存,相当于运营商要替雷士背着上千万元的货物,“库存一大,只要雷士不让他做,(运营商)直接就死掉了。”这样的话,经销商只能“俯首甘为雷士牛”。

  36个运营中心和近3000家专卖店并没有完全纳入上市公司范畴,而且多由吴的亲信掌管——有一些媒体据此认为,吴长江已“掏空”了雷士的渠道,完全有可能以此为依托另起炉灶。

  然而,国美控制权之争中,黄氏家族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是因为上千家未上市门店牢牢掌握在黄家人手中;吴长江虽然对雷士的渠道体系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但并不拥 有运营中心的所有权。前述匿名离职员工告诉记者,运营商和雷士公司利益捆绑非常复杂,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紧密,换句话说,不是吴长江说拉走就能拉走的。

1 2 3 4 5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