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1年《变形金刚3》上映,导演迈克尔•贝建议电影院在放映电影时将灯泡调亮,这时观众才明白,看3D电影画面太暗的原因是灯泡亮度不够,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随着《速度与激情7》的热映,内地电影院3D电影放映亮度低、观影体验差的问题再次被热议。
“《速7》很酷,片尾音乐太催泪,但屏幕太暗,没有什么3D立体的赶脚。”这是小编在朋友圈看到的影评。众所周知,2010年的《阿凡达》是3D电影最牛的“广告”,从这之后,商业大制作大多都与3D发生关系。2011年《变形金刚3》上映,导演迈克尔·贝建议电影院在放映电影时将灯泡调亮,这时观众才明白,看3D电影画面太暗的原因是灯泡亮度不够,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随着《速度与激情7》的热映,内地电影院3D电影放映亮度低、观影体验差的问题再次被热议。
网友就3D电影亮度低的一些评论
也无怪乎人们有意见了,亮度是影响3D观影体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放映时亮度过低不仅无法真实呈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画面细节,让观众看不清画面,同时还易产生头昏脑涨等身体不适反应。不少业界人士都把造成“3D电影银幕暗”的原因归结于灯泡--电影院通过调低亮度,延长灯泡寿命,降低放映成本。但问题是,3D电影“好黑”、“昏暗”、“看不清”,能把过错都归咎于灯泡吗?电影院放映技术人士表示,画面变暗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
3D放映实际亮度,只达标准的三分之二
针对“太黑”这个问题,放2D电影时,影院通行的标准是14FL(FL是亮度单位“福特朗伯”Foot-Lambers的缩写)。而关于3D电影的放映标准,广电总局电影局在2007年发布《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电影院星级的划分和评定》,2013年发布《数字电影巨幕影院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和《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其中在《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中,根据人眼观测立体电影的主观感受,以及对国内外大量立体影院放映质量的客观实验,对银幕中心亮度的定义为16cd/㎡(约等于4.5FL,全称Foot-Lamberts,福特朗伯,影像亮度的测量单位)。同样,由于3D系统造成的光的损失等问题,此前,好莱坞制片方也曾将4.5FL作为3D电影的放映参考标准,相当于2D亮度的不到三分之一。但实际放映过程中,观众看到的3D电影平均亮度不到3FL,只能达到标准的三分之二。
而且,这个3FL的亮度是指打白光时的亮度,如果电影本身色调偏暗,加之,3D偏振眼镜会降低亮度,那么实际观影时会感觉更暗。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1年开始,好莱坞倡导从4.5FL调至6FL,前面提到的导演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3》是首部以6FL 配光的3D电影。2012年起,迪士尼、梦工厂等好莱坞五大片厂都要求以6FL以上亮度放映3D电影。
据保利国际影城长沙喜盈门店放映主管万先生介绍,如今内地电影院放映3D电影主流都达到了4.5FL,也只有达到这个放映标准,观众在欣赏电影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眼睛才不会感觉疲劳,至于好莱坞要求的以6FL以上的亮度来放映3D电影,万先生则表示,超出4.5FL这么高,可能是想引起话题讨论。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关注我们!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