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照明分院 副院长 何斌::PEOPLE|角::栏目专访|中国照明网

  • 失去的等于得到
    光是我永远的追求

    本期“角”: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照明分院副院长 何斌

    /林银桂

    把职业道德当做职业基础,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用心设计,感恩业主,厂商及工程商,是他们给了我们发挥的机会。

    现任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照明分院副院长,照明设计师交流中心常委,安徽建筑工学院电气学院实习生导师,高级照明设计师。从事照明相关工作二十年,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目前正在专研照明设计的可实施性及探索中国寺院古建的综合照明设计等方向性照明课题,在他看来,照明是融合非常多的专业学科的技术,因此,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探讨。就是我们本期的《角》——何斌。

  • 起步,从装饰电气设计转向照明设计

    何斌,1993年从事装饰电气设计,就当时而言,装饰电气设计包含了很多内容,如通讯、消防报警、音视频、舞台灯光音响等,而照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照明要求也相对简单,亮灯是当时照明的要求。那时候大家对照明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也没有深刻认识到照明对环境、人的影响。

    尽管如此,在97年的一个短暂的工作经历中,让何斌意识到了照明的重要性,也让他毫不犹豫的工作锁定在照明专业上。这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呢?何斌说到:“当时受朋友的委托,负责合肥当地最大的夜总会的装饰电气设计和技术总监,在舞台灯光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的感受到灯光对于环境和气氛的影响是非常的大,在项目完成之后,照明设计这个概念便融入了我的工作中

    一路走来,何斌在不同时期遇到过不同的瓶颈和挫折,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定位一直是他不断前进的信念,一方面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另一方面在挫折中不断提升。在2008年,何斌和他的团队看中了当时商业照明市场,并投入资金进入高端的商照市场,但是由于二线城市对于高端产品处于暂时未能接受的状态,加之经验不足,使他们这个项目完全失败,面对仓库里的灯具更是让何斌陷入绝望。尽管在金钱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冷静思考后,何斌对室内照明设计萌生了新的想法,后来由此陆续完成了安徽源泉徽文化博物馆及志邦橱柜展厅的照明设计,从而让他在照明设计领域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对于何斌来说,各种生活经历、工作经验促使他慢慢的成长壮大,当记者问到他至今影响他最深的一个项目的时候,何斌停了下,想了一会说到,“在

    众多项目中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让他最骄傲的项目,而是让他最失落的项目,一度使他对LED灯具产生各种怀疑,并对LED灯具慎而用之。”

    何斌接着说,那是几年前受一个五星酒店的委托,设计该酒店的建筑照明,当时为了体现高科技节能技术,他力推LED灯具,业主在他的鼓励下,投入了几倍的常规灯具费用完成了这个项目,项目完成之后,亮灯时的效果非常好。紧接着两个月之后,业主要求他去现场察看,却意外的发现光衰问题十分严重,使原本灯具该呈现的灯光效果面目全非,后来和厂家联系最终没得到解决,那种无奈的心情、业主的不信任及怀疑的眼神,给当时的何斌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也让当时的他发誓永远不设计使用LED产品。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何斌对LED灯具重拾了信心,按他的说法来讲,现在基本每天都在设计、使用LED灯具,感慨来说,真的是此一时不如彼一时!

  • 摸索,如何兼顾个人品味和大众品味

    相信不论是年轻设计师,还是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作品的创作上,我们到底是该迎合大众的品味,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为此,记者特地请教了何斌。

    何斌表示,其实这个问题,大多数设计师都会遇到。他举例说道,在不久前的一个项目中,他向业主汇报方案时业主觉得他们的方案太素了,不够热闹,要他们的设计更为花俏一点,这让当时的何斌十分郁闷,回到办公室之后,跟团队里的人商量该如何改进,当时讨论相当的激烈,难定左右。最终何斌和他的团队仔细的分析了业主的想法,觉得问题是处在自己身上,随后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方案并没有问题,也没有绝对的个人品味和大众品味之分,最根本的是设计师从哪个角度来表达方案。

    何斌接着解释到:“首先设计师是否真正站在业主的角度解决问题,你的工作是否够专业,如果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就得坚持,因为业主花钱请你要的就是你的设计,过于大众化那又有何设计的价值。但个性不见得就要脱离大众审美。而刚刚说到的那个项目,最终我们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比对,还是赢得了业主的认可。”

  • 争议,LED是否如传言般高效、节能

    Point 1:您觉得,中国高校现阶段对于培养照明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的教育体系是否恰当?除了书本知识,设计师更需要吸收哪些方面的技能或者知识??

    何斌:我不是学照明和建筑专业的,我没有资格谈照明或建筑专业的教育体系问题,但从我的从业经验来看,照明虽然不是主流设计但它涵盖非常多的学科,单从学校里是不可能完全学到的,记得有一次给某大学学生讲课时,我说以前大学生分配到企业中是要花一年时间在各个专业实习后,才可以从事设计工作,像现在的学生毕业后坐在电脑前就成了设计师。不可思议,如果没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只能纸上谈兵。那不叫设计,叫画图。

    设计师除了技能以外,还需要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就像李农博士所说的要‘悟道’

    Point2:近几年,LED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在您负责的工程项目中,LED的应用比率高吗?实际应用上,LED是否如传言所说,如此高效、节能?

    何斌:在照明项目设计中,我们每天的设计项目里都会使用LED产品,关于节能和高效的问题,那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理解。

    从目前的运用技术层面来看LED产品并不是最高效和节能的,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减少浪费就是高效和节能,LED往往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LED产品的小型化和可定制性,我们在设计时完全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定制满足。

    项目要求的产品,真正做到按需分配,这样就减少了光的浪费和损失,对于高效和节能的问题,设计师的责任要远远高于LED产品的贡献

    Point3:在宗教信仰上,现在大体分了三个教派,那么就照明设计这一行业,有没有这种分属?如果有的话,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

    何斌:关于宗教流派问题我了解不多,照明设计师是一个新的职业,那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建筑,环艺及照明设计专业的设计师,他们对建筑和环境的空间感,色彩及视觉传达把握的较好,大部分照明行业专家来自他们。

    其次是电光源专业和电气专业的设计师,他们主要对光源,灯具,电气及控制系统等专业技术比较精通,在实现上有着其他设计师无法比的优势。

    再次是工程公司的设计师,他们具有实战经验,对项目的可实现性有着较强的优势,但对规范性的标准不够了解,综合专业知识不足。

  • 寄语,失去的等于得到,光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采访最后,记者让何斌用几个字来总结一下这些年来经历的感受,何斌浅浅一说:“失去的等于得到,光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对于还在这条路上奋斗的朋友、同行从业者,何斌把他过往的经验浓缩成短短的一句,“把职业道德当做职业基础,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水平。用心设计,感恩业主,厂商及工程商,是他们给了我们发挥的机会。”

    “平常心办平常事,不要把照明行业自定义为特殊(暴利,高科技,节能)行业即可。这才是照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编者后记:

    编者之前采访过不少业内前辈,他们的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给何斌老师做的专访,让编者深深的感觉到这个行业其实在慢慢的发展、壮大、而且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在高速膨胀的照明行业经济下产生的各种问题,产品的稳定性,企业家良心、业主和设计师的磨合,以及新产品应用经验不足等等,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请不要抱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态,一方面,提醒要更加谨慎、正面的看待我们行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妨学何斌老师这种辩证思想看待问题,这或许,我们会发现,换种表达方式的妙处,失去也是得到的妙理。

采访/撰稿: 林春妮     策划:中国照明网     电话:020-8552 1566-5029     邮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