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照明研究院院长——李代雄教授::PEOPLE|角::栏目专访|中国照明网

  • “文化照明”强势“雄”

    本期“角”:城市文化照明研究院院长——李代雄教授

    /李杰

    文化照明是照明管理者和设计者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自觉地挖掘、消化、并正确恰当地表现优良的地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以及使二者实现巧妙结合的城市照明。

    ——李代雄

    来自天府之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肥沃的水土养育了他崇文尚艺的优良品质,也造就了这位“有智”之人。

    他,是一位大学教授,十几年教书育人不知倦 ,辛勤浇灌文明花,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实乃“有德”之人。

    他,首创了“文化照明”的概念,创立了“城市文化照明研究院”,将中国文化和照明设计融合,带动照明行业变革,谁能不说他是一个“有才”之人。

    他,是一名设计大师,从文学巨匠到设计精英,跨越了传统的门槛,描绘了从优秀行业向卓越行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注定他是一个“有为”之人。

  • 著名的思想家弘一法师说过: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奋发有为而大有为也。从懵懂到清晰,从理想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初出茅庐到大有作为,他在生活里寻找工作的乐趣,在设计中探索文化的奥妙,在人生的道路上积累了一份丰富的经历,得到了一份珍贵的专业财富,正是他这种求知、探索、严谨的态度,才有了今天行业内的“四有”大师。他就是华彩照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四川省市政市容协会城市照明分会《天府照明》执行主编,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代雄教授。

    第一次见到李代雄教授,就感觉到他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透着一股大师的风范,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他,认识他。而且,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李教授更加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我打电话约李教授采访时,他正在上课,下课后竟然主动打回电话给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我受宠若惊甚是感动,让我不得不想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七年成长

    铸就文工“两栖”专家

    经常有人说,隔行如隔山,对行业不了解又想在行业立身,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这些对于李代雄来说都不在话下,他不仅在行业立了身,而且还立得功成名就。李代雄教授是80年代四川大学的考古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古文字和中国文化,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他后来的设计生涯储备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也为他“文化照明”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李代雄教授第一次接触照明设计是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承接了一个小区的道路照明设计,就在这段时间,他发现了照明和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代雄教授说:“人们常常用“好”或“不好”、“美观”或“不美观”的标准评价城市照明,这些标准都是文化性的而非技术性的。由此可见,城市照明本身绝非只是技术的,而是技术的和文化的。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照明是技术与文化(或艺术)的巧妙、合理结合。”从此,他和照明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入照明行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空白,该如何填补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代雄教授通过自学进修照明知识,通过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法,实践中与同行之间交流互进,这让李教授很快了解了过往有所陌生的照明,并很快地融入进这个行业,以最快的速度在新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 成都宽窄巷子的整体照明设计成为他设计生涯的转折点。宽窄巷子是成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李代雄教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环境的深刻体悟,设计出了“鸟笼灯”、“瓦楞灯”等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灯具,这些灯具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景区所特有的“静”、“闲”、“慢”的氛围,得到了当地居民、中外游客、业主以及同行的广泛认同和赞扬。第一次成功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照明设计当中,这仅仅是李教授接触照明设计的第三年。

    如果说宽窄巷子的照明设计让李代雄教授一举成名,那么北川新县城的道路照明设计则是他照明设计的升华。北川是大禹的故里,羌文化中心。李教授在设计上从古老的羌文化入手,结合现代生产工艺,将当地文化符号和图案融入到照明灯具的灯杆上,为北川量身定做了独一无二的“羌“灯,不仅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也在整个行业内引起轰动。就在此时,李代雄教授的文化照明理念已悄悄生根发芽。

    2012年对于李代雄教授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他提出了文化照明的概念,联合国内专家创立了“城市文化照明研究院”,并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同。而今年刚好是他从事照明设计的第七年。七年,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新生阶段,学会认识和分辨的阶段,而他却已经开辟了新的领域,达到了另一个巅峰。

    文化照明

    开启行业改革新纪元

    在现代化背景下,设计形成了全球化语境,迎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新设计思潮,在经济与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倡本土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照明”理念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为了与之前的“光文化”进行区分,李代雄教授对“文化照明”给予了严格定义:“文化照明是照明管理者和设计者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自觉地挖掘、消化、并正确恰当地表现优良的地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以及使二者实现巧妙结合的城市照明。”

    谈到是什么原因触发而提出“文化照明”概念时,李代雄教授说:“之前在羌族地区进行一个项目,很多设计者做出了美轮美奂的设计,但都未得到当地居民的接受。在对这些设计进行分析时,我发现,它们缺乏的是对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合理表达。所以,我在设计时,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收集和消化羌文化的内核及其基本表现形式,将当地人接受和喜欢的图案、造型、色彩及其配搭融入到灯具之中。”正是通过了这一系列的设计,让李代雄意识到照明产品及其设计的成败以及提高照明行业水平的关键在于文化表现,在于文化性。他认为,城市照明活动本身就是文化现象,无论什么城市的照明,都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性。能够正确地表现和表达精良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的城市照明,一定是受市民喜爱的和成功的。

  • 李代雄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照明”的六点基本内涵:文化性、艺术性、人文性、技术性、功能性和绿色环保性。文化性是城市文化照明的本质内涵和特征。它是指这种城市照明必须体现地域文化和现代人类进步文化,尤其要体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生活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只有地域的才能是全球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人类的。地域文化满足的是当地居民精神层面的需要,反映的是当地文明进步程度。

    艺术性是设计者用个人智慧和技术手段体现文化的过程,也是艺术地再现而不是简单照搬和复制。只有艺术地再现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只有具备了可接受的艺术性的城市照明才是文化照明。

    人文性是指文化照明以改善和改变市民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要为出发点、并以之为最终归属。

    技术性是指一切城市照明活动必须遵循系列的技术要求、标准和规范。

    绿色环保性是指文化照明应该秉持可持续发展观。

    近年来,城市照明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等不良现象越来越被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增强城市照明的文化性能够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李代雄教授说:“虽然很多人意识到要加强城市照明的文化性,但是人们对文化含义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对此,李教授联合国内的一些专家成立了“城市文化照明研究院”,希望以此促进文化照明的交流和发展。

  • 城市照明

    要灯光也要剧本

    “人们希望灯光把城市照亮,提高城市影响力。但是却产生了各种问题,如光污染、能源浪费等。从审美的角度看,把建筑物外墙变得花花绿绿、不断闪烁,只是浮躁心态的反映。”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李代雄教授在发现城市文化照明之美时,也发现了城市照明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城市照明“灯会化”。有些地方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放上各种各样的光源,设计各种各样的灯光小品。他们把整个城市都照亮了,却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知道黑暗为何物。当我们不能感知黑暗以及黑暗带来的不便和恐惧时,还能真正地感受到灯光所带来的光明、便利和安全吗?照明本身的基本功能是照亮对象,以利于辩识环境。当我们在没有任何对象需要辨识的环境中设置的灯具、灯光时,城市照明活动就异化成灯具、灯光和灯会了。灯会是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如果每天都生活在节日般的环境中,节日还有意义吗?

    其次,城市照明“舞台化”。城市是一个大舞台,城市照明就是舞台的灯光,把城市作为一个舞台来照明,舞台一定要有明暗之分,该暗的地方要暗,该亮的地方要亮。舞台的灯光是需要剧本的,如果城市照明没有统一的剧本,城市舞台就会被灯光搞得零乱不堪。这不可能使人产生美感,也不符合绿色照明的发展观。

    第三,城市照明“卡通化”。现在有些城市照明呈现出了卡通化的现象。卡通的制造者所要求的是要走进儿童的心田和视野,以儿童的感觉来面对这个世界,体验儿童真实的生存感觉。卡通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城市照明卡通化显然并非大多数成年大众的需要。卡通化照明设计的流行会降低设计者的心智。

    李代雄教授认为,设计师遇到的文化瓶颈是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原因。目前照明设计师还是以建筑和电气方面的人员比较多,偏技术范畴。所以,设计师要加强文化内涵的修养。当一个设计师文化底蕴不足时,很难想象能够产生高价值设计作品。

    城市照明的水平直接反映和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城市照明的健康发展方向就是走文化照明之路。

  • 照明设计

    体现设计师的价值

    照明设计和其他专业不同,设计师必须对每个点、每条线、每个面、每种色彩都赋予不同的意义和情感。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能与人产生共鸣,这就有赖于设计师自身的生活阅历及专业修养,去营造及延伸项目价值和艺术美感。李代雄教授说:“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价值就在于你多大程度上在你所在行业,所在领域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照明设计师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光的有效控制和利用,改善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不断变化和提高的需要。”

    针对当前有些国内设计师模仿甚至照搬在西方获得成功的照明设计手法的现象,李代雄教授说:“研究西方的成功案例,必须有识别能力。照明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设计师应该有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文化的根基都离不开宗教,但在中国文化中,神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照明设计作品是设计师内在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外显表现,它既要满足市民的视觉功能需要,又要满足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要。谁也不能否认光对人的心境、情绪都会形成有力影响。中国的照明设计师,在吸收西方设计手法时,应该有开放的眼光,海纳百川。但也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价值标准,要有自己的核心内涵,要让先进的技术为自己文化观服务,而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应具备哪些条件?李代雄教授认为,首先要有对人类文化、中国文化的系统认识和了解,具备有品位的审美观;第二、要有与照明相关的基础知识,照明活动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 技术是手段 ,艺术是灵魂,离开了手段,灵魂是表达不出来的;第三、要有市场观念,照明设计不是纯艺术创作过程,他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师要去正确地了解顾客的需要,用自己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之。顾客需要是自己的设计导向;第四、要有足够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因为顾客不是专家。有时顾客的需求是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规范难以满足的,这就要求照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和说服。总之,所有的照明活动都必须为服务于人,这也是李代雄教授“文化照明”特有的理念。

    文化和照明的结合,既是是保守和进步的对决,也是高雅与庸俗的战争。古语曰:天宝壮西蜀,物美育人丰。只道是:九流道统,张道陵出乎其类;三教祖师,李老君拔乎其萃。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唐有韦庄因诗文晋名相,今逸李代雄者以文化兴照明,识灯语而赋文章。美哉天府,艳丽西南!壮哉华夏,富冠中华!

  • 李代雄教授精彩语录

    1、只有地域的才能是全球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人类的。

    2、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价值就在于你多大程度上在你所在行业,所在领域做出多大贡献。

    3、我们所设计的灯具并非简单的产品,而是作品,或者是说艺术品。

    4、照明就不是简单的照亮物体的过程,是基于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要所进行的活动过程。

    5、照明活动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技术是手段 ,艺术是灵魂,离开了手段,灵魂是表达不出来的。

    6、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个位,要用自己的技术语言,转换顾客的需要。

    7、城市照明本身绝非只是技术的,而是技术的和文化的。

    8、许多企业喜欢吃“快餐”,不喜欢吃“大餐”。

    9、城市是一个大舞台,城市照明就是舞台的灯光,城市照明需要一个完整的剧本,

    10、中国的照明设计师,应该有开放的眼光,能够海纳百川,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内涵,要让有用的技术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成为技术的奴隶。

    精品案例

    成都宽窄巷子景观整体照明设计

  • 北川新县城道路照明设计

  • 其他设计赏析

采访/撰稿:李杰      策划:中国照明网     电话:020-8552 1566-7320     邮箱:editor@lighting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