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气总工 章友俊::PEOPLE|角::栏目专访|中国照明网


-
责任重而如履薄冰
高度负责乃基本态度
本期“角”: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气总工 章友俊“目前,照明行业备受关注,正处于变革进步的阶段,有很多课题需要各位去关注,去付出,可以说,照明行业的朋友们在未来大有所为!”
——章友俊
他,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国家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从此开始了他的电气设计(包括照明设计)的工作生涯,93年南下至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他仍然在电气设计领域耕耘细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沉淀、积累经验, 直到2000年,他被任命为深圳市政工程设计院电气总工,此后,从建筑照明、市政工程到道路照明等项目都一一兼顾。
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并没让他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聊起他的工作饶有兴致,“责任重大,如履薄冰”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感受,这也让记者再次感觉到他对工作独有的热情、负责态度,对新技术应用慎重科学的态度。他就是本期“角”——章友俊。
-
话说当年
照明设计一揽子进行
章友俊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国家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开始了他的电气设计(包括照明设计)的工作生涯,93年南下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工作的地点变了,但仍然在电气设计这一领域。
在他最初进入这行的时候,照明设计只是电气设计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电气设计工作中一揽子进行,照明设计在电气设计中的工作量和技术含量都比较小。而且当时的照明主要集中在功能性照明上,光源、灯具类型都比较单一,从功能性的使用的角度上来看,主要表现在配光方式、照度、防水、防爆性能上。换言之,就当时而言,照明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亮起来”,使人们在较暗的环境中得以辨识、工作和生活。
后来,随着灯具类型的增多,设计师逐步开始重视灯具本身的外形、材质、颜色等,此时,灯具工艺设计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款色变得越来越漂亮,功能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照明的景观效果逐渐受到重视,不仅使照明光的颜色越渐丰富,而且其形态、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灿烂了。这都得益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到了2000年左右,我国的灯光景观工程从起步阶段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工程规模在扩大,工程投资在提高,与此同时,灯光景观的设计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从灯光的艺术性到灯具、灯杆、支架的隐蔽性、装饰性都得到了注意。灯光工程通过光的点线面的结合、通过静态光与闪烁光、静止光与移动光的对比、通过光色的搭配、通过投射光、反射光、内透光、轮廓光等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得城市的夜空华灯溢彩、霓虹闪烁,明亮、愉悦、活跃的灯光夜景振奋着人们的精神,活跃了人们的情绪,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扩大改变了城市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景观照明逐步从功能性照明设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专业的照明设计专业,并且逐步受到社会乃至城市管理部门的认可和重视。与此同时,景观照明设计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方面的人才也就应运而生了,企业在培养相关系统人才的同时,也逐步壮大,此时,国家也顺应了其发展趋势,将照明企业相关的设计资质规范建立了起来。
-
漫话工作
责任重而如履薄冰
从刚开始的以工厂、办公室照明设计为主,到后来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工作量的增多,让章友俊的工作经验、阅历都慢慢丰富起来。直到2000年,他终于接下了电气总工一职,工作内容也慢慢深入,从建筑照明、市政工程到道路照明等项目都一一兼顾,从最初的设计、校对、到最后的审核方方面面都高度负责。他深知,必须保证每一项工程的安全性,尤其对于市政工程,安全性更是不言而喻。“责任重大、如履薄冰是这些年来最大的感受”章友俊感慨万分的提到。
谈到他的工作计划,章友俊表示除了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外,如何推动LED在照明工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是近一段时间的关注重点,这也让记者再次感觉到章友俊对工作独有的热情、负责态度,对新技术应用慎重科学的态度。作为深圳市市政设计院的专业总工,章友俊日常负责公司一些市政设计部门电气专业的设计审核工作,并且要保证所涉及的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和时间性等。
-
独家观点
Point 1:市政工程规划每个阶段皆有其侧重点
对于市政工程规划,章友俊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关注的侧重点和难度。比方说:
规划阶段,难点在于规划指标的把握,侧重于规划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方案阶段,则侧重于系统的功能性、合理性、先进性及经济型,重点在于协调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地下空间利用的要求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关注细节,尤其是安全细节,既要保证系统自身不对外界造成伤害,也要能做到系统具有相当防范外部不正常侵害及不当使用的能力。
对于户外景观灯光工程,由于感染效果因人而异,各有评价,因而如何恰当的绘制出能够得到实现的灯光效果图是它的重中之重,也是它的难度所在。
Point 2:浅谈深圳市《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深圳市《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属于地方性的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对LED在道路照明工程上的应用做出了规范。
深圳市市政设计院为规范的主编单位,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深圳市计量检测研究院、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四家为参编单位。目前,该规范已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
Point 3:EMC模式对于LED在照明领域的推广相当有意义
EMC模式对于LED在照明领域的推广具有相当的意义,前景广阔。
现在有种情况是,在进行工程招标的时候,设计单位和甲方代表有时候会感觉找不到品质较优性能匹配的产品,这不是因为没有好厂家、好产品,而是由于招投标期间的种种因素制约。而EMC模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建设单位的担心。
一方面由于LED初期的成本较高,同时各个厂家的产品性能良莠不一,这造成了建设单位的犹豫。但是,我们不能忽略,LED照明的恰当应用,节能效果是明显的,并且能够给社会及环境,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EMC模式在LED照明领域的应用,政府的零投入,既可以解除建设单位的担心,也有利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得以在照明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Point 4:智能系统与LED的结合双管齐下
在2009年的“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试点工程中,大功率LED路灯在大政策的推广下,被试点试用,但时机上稍显太早,这无论从LED本身的性能,还是价格,以致最后的推广效果,都并不乐观。但是这一政策颁布,却开启了LED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门。产业链资金、技术、人才的注入,加快了LED的发展,在性能、可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价格也逐步降下来了。
为什么会对LED如此推崇?这是因为它独有的节能效果。章友俊说道:“LED灯具,是属于恒流电路,外部电流电压对它的耗电,没有影响;相对的,传统光源,在电压升高的时候,会极度耗电。我们在推广LED室外照明,在晚上的时候,电流电压通常比较低,LED可以采用全夜灯或者半夜灯模式。传统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如400W高压钠灯,可以调到250W,调节的幅度有限;而LED可以将光通量调节下降到50%,LED的芯片在驱动电流下降的时候,光效会上升,后半夜,光通量下降到50%时,电流下降幅度会超过50%,耗电到了后半夜只有前半夜节电的45%,这样节电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尽管LED有如此显著的节电效果,但是章友俊认为LED与智能系统的双管齐下才是最佳的节能组合。在道路、隧道、地下停车场上采用按需照明形式。智能化的控制操作,会让LED灯在夜深无人的时候处于关闭或者半关闭状态。章友俊解释道:“智能化的实现,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是因为没有受到厂家广泛的关注,或者说,由于传统光源跟智能系统无法很好结合造成如此滞后的推广状态。像我们传统的高压钠灯,日光灯,金卤灯等,起燃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3—8分钟,在智能系统频繁操作下,传统光源灯具很容易损坏,因而,这方面智能控制只有与LED的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LED能随时通电,全范围调光,与智能照明结合,就万事具备了。
-
浅析行业
正处于变革进步阶段
“目前,照明行业备受关注,正处于变革进步的阶段。”章友俊说到。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照明需求逐步增加,照明耗电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节能、环保备受关注。于是,光源、灯具的个性升级显得尤为急迫,尤其是在LED的研发生产及其应用上,事实证明,LED灯具实际使用光效较高,直接的节能效果明显,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个人感觉,目前看来,可能对LED灯具的关注有余,或许已出现了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的现象,而对智能照明的关注度则相对不足。”LED光源区别于其他常有光源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可以瞬间点燃及再点燃,同时还可以全范围调光,而对寿命丝毫没有影响。而这,将启动智能照明的新纪元。智能照明,将使按需照明得以实现,从而实现更大限度的节能。就目前来说,已有一些企业成功应用“LED+智能控制”在隧道、停车场、楼道走廊照明的案例,并且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但奇怪的是,对此关注的企业却显寥寥。
正如以上所说,照明行业正在处于变革进步的阶段,照明节能、智能照明、照明景观、照明对生物的影响等等。有很多课题需要各位朋友们去关注,去付出,可以说,照明行业的朋友们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