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网首页 - 中国照明学会 - 资讯 - 论文 - 案例 - 产品 - 供应商 - 工程公司 - 展会 - 招聘 - 博客 - 论坛 - 研讨会 - 综合导读 - 设计师报考 | 会员注册 - 登录
    美宜照明

    发展快问题多 LED产业应防范风险

    2010-9-9  来源:中国电子报  有68163人阅读

      安国雨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秘书长

      
    何开钧  厦门市LED促进中心主任

      郑铁民  山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理事长

      李漫铁  雷曼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和生  安徽泽润光电有限公司总裁

      王 立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余彬海  佛山市国星光电副总经理

      叶立康  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红亮  深圳市亮立达光电公司总经理

      梁秉文  苏州纳晶光电公司董事长

      最近一两年,LED(发光二极管)技术与市场的发展都非常快,“LED”一词热得烫手。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对LED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宏观政策的利好,促进了产业大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过热等现象。新厂投产、老厂扩产、传统行业的渗透,这对产业发展有利有弊,LED行业如何兴利除弊健康发展?《中国电子报》将推出“关注中国LED产业发展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约请业内专家和企业高层针对我国LED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应用趋势、标准建设、核心装备、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产业环境“宏观好微观差”

      ·国家政策连连出台,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制定发展路线图,使政策得到落实。

      何开钧:中国是世界照明电器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家一系列政策使LED照明深入人心,各级领导都将LED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新兴产业来抓,使我国迅速成为LED应用的最大市场,形成我们LED人最激动和最受鼓舞的政策与市场环境,LED将在华人手中崛起,这是百年的历史机遇。

      安国雨:LED产业本质上具有技术劳动双密集型的特点,特别适合中国国情。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LED产业将呈现投入和需求两方面的快速增长。大量的资金涌入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将驱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市场呈现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市场激烈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将出现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中国必将成为引领世界LED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梁秉文:中国发展LED照明的产业环境应该说是“宏观好,微观差”。所谓“宏观好”,是指因为LED照明产业发展符合“节能、环保”的基本国策和全球的关注热点,所以它受到了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各地招商的热点项目。所谓“微观差”,指的是在产业发展上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路线图。政府的支持很难得到落实,产业还是在“泥浆”里苦苦地挣扎,这包括相关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测和监督、产业发展的重大产品规划、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人才培养等。

      余彬海:目前中国的LED产业发展环境是最好的。我国后续政策、国家级计划连连出台,为LED产业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了近一两年我国LED产业的快速发展。

      陈和生:当前的政策环境对LED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支持,而且各地方政府的热情超过了中央的热情,某种程度上,LED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等方面最时髦、最热门的产业之一。带来的一个现象是,各地只要跟LED能挂上一点边的原有产业,如路灯、平面显示、车灯等,也都被纳入本地LED产业的“产业基础”或“发展成果”。

      国内LED产业发展到现在,有关政府部门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在宏观政策方面,面向LED产业,现在更重要的并不是进一步的政策扶持,而应更多地提出风险预警。因为,当前无论在LED产业的上游、中游、或下游,无论是在投资领域、技术领域、工程善后领域,都已形成了相当程度的风险积累。

      记者点评

      好政策要落实

      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再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都明确将LED产业列入新时期的战略新兴产业,为LED产业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环境。正如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余彬海所言,虽然中国政府启动半导体照明计划晚于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但我国后续政策、国家级计划连连出台,促进了我国LED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宏观层面的向好,并不代表“微观层面”具备可操作性。我国LED产业发展要充分重视“宏观好微观差”的现象。要在政策上,制定出可操作的细则和程序,把政府的支持落到实处。要对相关标准的制定、重大产品的规划以及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人才培养等给予足够重视。

      投资过热“洗牌”在即

      ·投资存在盲目性,行业面临洗牌。

      ·企业后续发展压力大,低调务实方能胜出。

      安国雨:近一段时期,投资增大和产业链的迅速扩张必然导致LED产业升级、行业细分,总体来讲利大于弊。目前,我国LED产业已出现良莠不齐、群雄割据的局面,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LED行业肯定也会有一个重新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相信LED相关企业会根据市场规律各安其位,有序、健康地发展,LED产业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新型产业。

      何开钧:LED作为节能产业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使LED产业势如破竹,来势凶猛,势不可挡,全国刮起旋风般的投资热潮,在旋风眼中鸡毛上天,甚至鸡犬都能升天。但投资者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没有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懂半导体盲目上LED外延,不懂照明盲目进入LED照明,不懂道路照明盲目上LED路灯,这些企业90%处于旋风外圈,摔下来将很惨烈。而且盲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令人心痛。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老科技工作者,几年来一直劝企业不要盲目上LED路灯,厦门还是上了30多家,我想这是政府误导了企业形成的不正常状态,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希望各级政府能冷静地引导LED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李漫铁: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市场需求层面,还是资本市场投资层面均对LED产业发展是利好,这体现了LED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应有的地位。最近LED产业出现大干快上、投资过热的迹象,我认为只要是企业层面的投资行为,尤其是上市企业有比较完善的投资评估和决策机制,应该是市场行为,风险是可控制的。

      中国的LED产业需要有巨大的气势,压倒国外的竞争者。中国LED产业的快速扩张,能够快速增大整个产业的量,有量才有质,让国外的竞争者望而却步。

      余彬海:近期,不少大企业纷纷斥资投入LED领域,特别是LED上游芯片与下游应用。产业链各企业的扩张,加快了产业集聚,增强了产业配套能力,进而提升了我国LED产业的制造竞争力。但是,在近期利好的国家宏观政策形势下,不得不需要考虑LED投资过热问题。LED虽属高新技术,但下游进入门槛低。虽然现在部分进入LED行业领域的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但是毕竟原来不是从事LED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只能面向低端市场。同时,LED行业的专利技术要求高,它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与被动地位。近期,部分国外大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内地,这对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的国内芯片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威胁,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或者兼并。另外,国内仍没有建立健全的技术标准,如果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与限制,可能将来会出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造成市场混乱,不利于我国LED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技术的提升。

      陈和生:当前国内相当部分的投资冲动,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和企业的低成本资产扩张冲动的结合,特别在一些影响力巨大的项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别的项目,在业内人士的眼中,甚至于已经类似于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大家都知道那个泡泡随时会破,或者说像一个被吹大的气球,要是再吹过分一点,就立马要破了,比较好一点的结局,则是慢慢地漏气,气球小一点也许更安全。

      气球的爆破或者漏气,其本身并不见得会对国内LED产业的发展造成多严重的伤害。关键在于,在吹大气球的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提供政策扶持的同时,出于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必然会对企业有对应的回报要求,一旦达不到既定目标,企业面临的后续压力则会加大。与国内企业节节攀升、动辄号称数十上百亿投资的高调相反,台资企业却正以低调的方式在向大陆市场全面推进。从后续发展来看,很难保证目前国内号称数十亿的投资项目,3至5年或者10年后,就一定比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的一个千万美元级的布点项目发展得更好。

      王立:LED的投资热潮对产业的发展确实是有利有弊的。从有利的一面来看,大量的投资将导致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使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这对于推进LED产品应用面的扩大和半导体照明走向平民化将有积极作用。不利的一面是,如果放任投资过热,产能无序扩张,极有可能导致价格战,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尤其对于技术实力较弱、产品档次较低的企业,在产品供应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低价将是其进入市场的唯一途径。

      郑铁民:目前国内扩张最快的还是LED的上游,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世界各国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是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第二,2003年,由科技部牵头成立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2005年,我国又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技术开发”重大项目,以及基于“十城万盏”工程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发展大大推动了半导体照明的发展。第三,错误数据的引导,使政治家和企业家热血沸腾。“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LED封装约占10至20%,而LED应用大概也占10%至20%。”,站在我国的角度看这是个错误的数据。据调查封装行业和应用行业的利润在3%~10%之间,按照平均6%计算,2009年我国封装和应用的利润在48亿元左右,而2009年我国外延和芯片的总产值才23亿元,所以说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数据使人们的投资拼命地投向外延片和芯片上游产业。第四,以潍坊、扬州、芜湖、苏州等市为代表的政府补贴政策的强有力支持,政府的补贴政策大多以上游的外延炉台数作为补贴的依据。第五,芯片目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梁秉文:中国LED照明产业过热投资和扩张现象是个可怕的信号,对于产业健康发展不利,但这不等于说对相关的企业老板就一定不利。一个企业,如果它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IP,也没有什么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产品,而过快地扩张,那是非常危险的。就拿目前与MOCVD相关的外延和芯片谈起,目前,我们的企业很少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很多的工艺和技术都涉及了别人的专利,产品又不上档次。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几十台设备,不知拿来做什么,又何时可以赚钱。如果说大尺寸LCD背光和通用照明是LED产业的两大市场或是潜在市场,而我们的LED外延芯片厂却无法提供这样的产品。我们拿100台MOCVD做什么?这样的投资唯一可以赚到的是政府的钱以及土地等资源和不成熟股民的钱。但对于LED照明产业的发展是相当危险的。

      记者点评

      理性+冷静

      最近一段时期,产业链两头,上游芯片及下游应用,当然也包括封装,迅速扩张,新厂投产、老厂扩产、传统行业渗透,当前LED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形,已经毋庸置疑地存在。安徽泽润光电有限公司总裁陈和生认为,后续的上中下游竞争的全面白热化,也将很快来临,大家都供不应求的时代,一定会过去。在后续的竞争压力中,高调往往会转化成负担,相反低调而务实的企业,也许更具备胜出优势。陈和生的话不无道理。一个产业越是受关注,各种投资纷至沓来之时,这个产业越是需要理性分析,冷静对待。LED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期。

      合作创新提升竞争能力

      ·创新的实体在企业。

      ·协同开发,合作创新,加快发展。

      何开钧:《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是一个指导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过去省部委为支持LED产业项目做了许多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在LED技术领域的进展不大,速度不快,甚至不如韩国。“十二五”我们必须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是我们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我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制度重于技术(吴敬琏语),主要是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国家、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站在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思路是正常的,但是因为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利益,无法整合形成合力,建议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奖的《机制设计理论》来设计一种机制,协调各方利益,达成共识。

      陈和生:近年来,LED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都相对宽松,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层面上,一方面是为了回避多方合作极有可能带来的资金、技术等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他人分一杯羹,所以都更注重于单打独斗。这样一来,对促进LED产业整体发展而言极其重要的产业链协同开发、体系化创新等方面,可以说乏善可陈。所幸,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开发已经成为企业自身的压力,这给联合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也必将加快LED产品的一体化开发进程和标准、体系建设进程。

      梁秉文:创新的实体在于企业,这个方针是正确的。可是我们的企业大部分实力有限(除了资源或政策垄断型的外),他们大部分缺乏长远眼光,不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面临着解决眼前吃饭等问题。再加上我们的高校、研究所与产业界,在历史上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联系和合作基础。要使我们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就要把产学研合作做好,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说到底,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国家的竞争力。

      叶立康:产业链各环节都存在创新发展的问题,封装环节也不例外。由于LED芯片技术的飞速进步,LED应用范围不断扩大,TV背光、室内外照明的应用,对LED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发挥LED特点的各种特色应用为LED创新展示了更大空间,这些都为LED企业走差异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也为封装企业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土壤。面对市场经济,价格竞争是回避不了的,我们只有做强做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形成规模和提高效率,提升自身的价格竞争力。同时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选择自己的蓝海市场,才有可能回避恶性的价格战,才能够从市场竞争中胜出。

      吕红亮:LED从早期的元器件发展到今天的光源,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应用时期,任何形式的封装及光色要求要贴近实际的应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成品灯的生产大国,针对一些专用灯具开发相应的产品是国内中小封装企业的出路之一。换句话说,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记者点评

      协同开发利益共享

      协同开发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不难看出,合作是要获取更大的利润,这一点企业家们不用“羞羞答答”地回避。梁秉文说,研究所与产业界,在历史上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何开钧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是我们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不同路也好,老大难也罢,其核心就是利益问题,什么时候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共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协同开发合作创新,才能突破核心技术共同发展。

      编辑:小叶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关注“中国照明网”分享网页到朋友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照明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 上海乐望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智能会议室、酒店、展厅、展位、办公室、教室、等项目,全国调光照明产品现货供应商,复旦电光源精英与专业调光照明安装队组合

    • 江西省中业景观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从事景观亮化照明工程设计、预算、现场施工管理、安装、LED电子系列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 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led日光灯、led面板灯、led球泡灯、led天花灯、led射灯等,广泛用于酒店、办公室、商场、医院、工厂、学校等场合

    • 深圳市邦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LED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控制机、LED诱导标志、盲人钟、移动电话屏蔽器、LED汽车高位刹车灯、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

    •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各类光源专用光色电综合检测仪器、LED专用测试仪器、光谱辐射计、积分球、EMC电磁兼容测试仪器、变频电源等光电测试仪器

    • 东莞可见优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1993年,中国最大的LED GU10灯泡生产厂家。GU10和MR16 COB 射灯采用硼硅玻璃透镜,避免了普通亚克力透镜高温下容易变形的缺陷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发光二极管、LED水底灯、射灯、LED显示屏、LED装饰照明灯具、红外发射管、数码管、时间显示板、光敏管、LED显示模块、背光源等

    • 广州市恒之光科技照明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和销售:空中探照灯、城市之光等户外强光灯;大功率LED户外灯;230W光束灯,330W光束灯,摇头灯,LED摇头灯等舞台灯光系列

    征集成为下一期“角”人物
    Back to Top